胃癌早期筛查流程
胃癌早期筛查流程主要包括胃镜检查、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胃癌早期症状隐匿,定期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胃癌早期筛查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取活检。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医生会通过口腔插入内窥镜,检查过程约10-15分钟。胃镜能发现早期胃癌的微小病变,如黏膜颜色改变、糜烂或隆起。检查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以防呛咳。胃镜筛查适用于40岁以上高危人群或有胃癌家族史者。
2、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通过抽血分析PGⅠ和PGⅡ水平,评估胃黏膜功能状态。PGⅠ/PGⅡ比值降低可能提示萎缩性胃炎,这是胃癌的癌前病变。该检测无需特殊准备,适合作为初筛手段。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胃镜检查。检测前24小时应避免饮酒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3、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可通过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或血清抗体检测诊断。尿素呼气试验需空腹服用标记尿素胶囊,收集呼出气体分析。阳性感染者需接受根除治疗,治疗后复查确认疗效。长期感染者建议每1-2年进行胃镜随访,监测胃黏膜变化。
4、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和CA72-4可用于辅助诊断,但特异性不高。检测需抽取静脉血,结果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标志物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肿瘤存在,但正常不能排除胃癌。动态监测标志物变化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
5、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上消化道造影和CT检查,适用于不能耐受胃镜者。造影需服用钡剂后拍摄X线片,观察胃壁轮廓和蠕动情况。CT能评估肿瘤侵犯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对分期有重要价值。新型技术如超声内镜可精确判断肿瘤浸润层次。影像学发现可疑病变仍需胃镜活检确诊。
胃癌早期筛查应根据个人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高危人群如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恶性贫血或一级亲属胃癌史者,建议每年胃镜检查。普通人群40岁起可每2-3年筛查一次。筛查同时应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减少腌制食品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发现胃部不适如持续上腹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胃癌经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强调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
02:05
02:14
01:37
01:54
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