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气胸的日常饮食禁忌

28038次浏览

我们一旦得了气胸,不光要配合医生好好的治疗外,在饮食上是一定要忌口的,有些东西是不可以吃的,吃了有可能会加重病情,带来很严重的后果,那么气胸的日常饮食禁忌又是什么呢?接下来为大家讲下吧。

1、忌多吃鸡蛋:鸡蛋内含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肌体热量增高,加剧气胸症状,并延长发热时间,增加患者痛苦。

2、忌多喝茶: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升高温,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3、忌多喝冷饮:如果是不洁食物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导致的发烧,胃肠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饮会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4、忌多食辛辣:由于体温升高。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情况下乱吃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吃东西那就更不行了。于是,他们强迫进食,有的还拚命吃高营养食物。其实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食欲,而且还会倒胃口,甚至引起呕吐。腹泻等,使病情加重。不利于气胸早日康复。

此外,气胸是空气进入胸膜腔,挤压肺组织,影响正常通气的一种病理状态,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考虑外科手术治疗,胸腔镜技术的出现,使得手术更为微创,为患者所乐于接受。气胸手术前要不能吃东西,多需要禁食12小时,禁食8小时。

一旦得了气胸,忌口是在所难免的,通过合理的治疗,恢复健康后就可以食用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了,希望大家在治疗期间一定要好好配合医生的治疗,少吃对自己病情恢复不利的食物。

相关推荐

02:37
拍胸片需要空腹吗
拍胸片主要是了解肺、胸廓、纵隔、心脏等情况,比如各种肺炎、结核性胸膜炎包括心脏的比如心影增大、纵膈的疾病、气胸、肺气肿这样的疾病,与胃肠关系不大,不需要空腹来拍胸片。拍胸片注意事项:一、固定不能随便移动位置,容易造成尾影和拍摄不清楚。二、去除整个胸部的金属物。去除衣服上的纽扣、胸针或者其它项链等金属物品,金属物品容易与肺的结节和占位难以区分,或者会遮挡胸部的病变。三、胸片提示有问题或者胸部心影显示不清,进一步做胸部CT检查。胸部CT检查可以看到隐藏部位,或者是胸骨后等遮挡部位小病变,是对胸片非常有益的补充。
得气胸的原因有哪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每天都在忙着赚钱,有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应该抽空锻炼锻炼身体,增强一点体力劳动,最终导致气胸的发病人群不断上升,那么得气胸的原因有哪些呢,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下吧。
一般如何诊断气胸呢
气胸有些症状与其他心肺疾病有好多相似之处,若不进行仔细诊断鉴别很容易造成误诊,延误病情,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因此我们有必要知道如何诊断气胸,下面就来看看医生如何诊断气胸呢。
气胸如何有效预防
对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疾病类型,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有效抵制各种疾病,气胸就是这样一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么对于气胸如何有效预防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希望下边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增加对这种疾病的了解。
气胸较好的药物有哪些
气胸疾病的出现,会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困扰,很多的人都会积极的去治疗这种疾病,但是在治疗的同时,患者都是非常盲目的,对于治疗气胸疾病的药物都不是特别的了解,那么,气胸较好的药物有哪些?
气胸如何康复
气胸可以通过肺部功能锻炼、咳嗽训练等方法恢复肺部功能,促使气体自行吸收或排出。
气胸是什么症状
气胸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呼吸困难表现,其程度与患者原有的肺部功能状况、气胸类型、肺被压缩的面积及气胸发生的速度快慢有关。基础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即使被肺压缩面积在10%~20%也可见明显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气胸是指肺泡和胸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慢性气胸患者由于通气血流比率调整和代偿,患者逐渐适应胸痛和呼吸困难,可不明显。患者x胸片显示气胸线,这是确诊气胸的依据。对于诊断明确的患者,应该密切观察患者胸痛、胸闷和呼吸困难的程度、持续时间,决定是否进行抽气治疗,应注意病人临床征象的变化,如行抽气治疗,应密切注意治疗效果,患者的症状是否缓解;如剧烈胸痛持续存在,病人有心动过速、气急不缓解、血气胸必须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进行生命体征监护,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用药。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17

65183次收听

气胸后遗症有哪些
对于气胸患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后遗症,但是要注意其有无复发的可能性。对于肺组织压缩小于20%的气胸患者,可给予卧床休息、吸氧等处理。经过这些处理以后,一般的患者基本上临床会痊愈。对于病情不缓解,或者是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的,则需要复查X线胸片。如果气胸量不吸收反而增加,要进行抽气治疗或胸腔闭式引流等。如果病程超过1个月,或裂口大持续漏气时,可给予手术治疗。经过这几种方法处理,一般的患者气胸量可以完全吸收,肺组织完全复张,临床考虑为痊愈。对于自发性气胸患者有复发的可能,在第一次气胸后数月内复发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瘦高体型及持续吸烟患者,复发率可能性也较大。胸部CT显示有较多或较大的肺大泡患者,气胸复发率也比较高。
语音时长 01:26

2020-02-17

52601次收听

02:18
肺穿孔怎么治疗
肺穿孔,在临床上叫做气胸,得了气胸,建议到医院就诊,先照胸片,如果肺被压缩在20%范围之内,建议患者一定要绝对卧床,吸氧,观察吸收情况。如果吸收不良,或者气胸扩大,要接受治疗,包括胸膜腔的抽气治疗,下闭式引流和外科治疗。一、胸膜腔的抽气治疗。如果抽气治疗缓解不了,采用下闭式引流,肺完全复张,会把引流管夹闭,观察24到48小时,如果肺复张完整,就可以拔出引流管了。二、负压吸引治疗无效的,反复复发型的气胸,需要接受外科治疗。反复的气胸发作,要进行胸外科行胸膜粘连术;针对肺大泡,有气胸风险的,也可以做胸腔镜的治疗。
02:52
喘气胸口疼是怎么回事
喘息气短、胸口疼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些症状,经常由于以下一些疾病引起来:首先,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气胸、支气管哮喘、胸膜发炎、支气管扩张以及一些慢阻肺等。气胸时会突然出现一些喘息气短,而胸膜炎经常会伴有胸闷的摩擦感,支气管扩张有时候患者会有咳嗽咯血或者咯黄浓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常会有一些慢性咳嗽、痰液等。其次,心血管疾病,比如心绞痛、心肌梗死也会出现喘息气促、胸痛。第三,其他疾病,比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此外,还要除外心理因素,有些人并没有器质性的改变,可能心理上有些不舒服,有一些情绪不畅,觉得喘息气短、胸痛。
气胸症状有什么
气胸的症状因人而异。根据气胸的轻、重程度不同,以及患者体质不同,不适的症状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气胸胸痛的症状有,自发性气胸,患者突然前胸或背部疼痛,随后出现气短的症状,吸不到底,吸气费劲,气不够用。如果气胸量不大,程度比较轻,相对不明显。年轻患者,身体底子比较好,代偿能力比较强,气短不明显。如果是老年患者,肺功本身不好,气胸量又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会极为明显。尤其是年纪很大,有肺气肿的患者,会发生气胸,即使气胸量不大,不适的症状也会很明显。所以,气胸的症状主要是胸痛、气短、呼吸困难,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
语音时长 01:27

2019-12-20

59315次收听

气胸可以自愈吗
对于程度较轻的、少量的气胸,可通过保守治疗自愈。比如肺压缩只有10%、20%左右。气胸的原因是肺表面有破口,自己愈合不再漏气,通过身体的休息,气体的吸收,进行自愈。但如果肺的破口没有愈合,或愈合很慢,治疗时,气体边吸收边往外排出,反复,肺始终在漏气,通过自身愈合很难恢复,导致患者需要很长时间戴排气管,三天或一周还在漏气,这样的气胸愈合会很慢,甚至自己无法愈合。建议微创手术,找到漏气的地方,薄弱点,加固缝合或切除掉,通过手术的方式彻底治愈。尤其对于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愈合很慢,建议及时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29

2019-12-20

57334次收听

02:09
气胸怎么检查
气胸的检查方式,询问症状,胸部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或CT检查,均可准确判断气胸的方法。如果怀疑发生气胸,比如胸痛、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需到医院就诊。一、医生询问患者的症状,例如不适等。二、做体格检查,主要听诊,听一侧的胸腔,肺呼吸音是否正常,叩诊,检查是否有鼓音,有助于判断气胸的存在。三、影像学的检查,X线检查,可判断有无气胸,CT检查,可清晰地看到肺的情况,和气胸量多少,以及有无肺大泡,肺气肿,感染性病变等。
02:06
气胸的危害有哪些
气胸的危害有肺功能下降,胸腔出血,呼吸衰竭等。一、气胸一侧无法呼吸,肺功能下降,导致胸闷、气短、气不够用,如果患者年龄较高,有肺气肿、哮喘的病史,需及时到医院吸氧,排气。二、伴发血胸,气胸有时形成粘连带,肺萎缩后撕脱粘连带的血管,造成胸腔内出血,引发失血休克、心慌、头晕、出冷汗等现象。三、特殊职业或特殊环境下,因压力不同于正常大气压,一旦发生气胸,会很危险,严重可导致呼吸衰竭等,比如飞行员、潜水员,或身处高原环境下。
什么叫气胸
正常人胸膜腔由胸膜脏层和壁层构成,是一不含空气的密闭潜在性腔隙。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发生气胸后胸膜腔内压力升高,胸腔内负压变成正压而压缩肺组织,致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程度不同的心、肺功能障碍。根据气胸发生的病因可以分为自发性气胸和创伤性气胸。自发性气胸是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的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而引起的气胸。创伤性气胸是由于胸部刺伤、挫伤、肋骨骨折等直接或间接导致胸壁损伤,引起气胸。气胸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胸闷、憋气、呼吸困难,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大多数起病比较急,气胸量大时可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大量气胸,可以危及生命,一般需要急诊行胸腔闭式引流手术。
语音时长 01:25

2019-12-06

5862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