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半年了还没好怎么办
外耳道炎半年未愈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局部药物治疗、口服抗生素、物理治疗、手术清创等方式干预。长期不愈可能与细菌耐药、真菌感染、湿疹合并、糖尿病控制不佳、耳道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
1、保持耳道干燥
避免游泳或洗头时进水,使用防水耳塞。潮湿环境易导致真菌滋生,加重炎症。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道20厘米吹干,每日1-2次。棉签仅清洁外耳廓,禁止深入耳道以免损伤皮肤。
2、局部药物治疗
细菌性感染可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抑制革兰阴性菌,克霉唑乳膏针对真菌感染。使用前需清理耳道分泌物,药物温度应接近体温。合并湿疹时可联用地塞米松软膏,连续用药不超过2周。
3、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适用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头孢克肟分散片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需完成7-10天疗程,用药期间监测肝功能。糖尿病患者需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4、物理治疗
红外线照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5分钟。超短波治疗能减轻深部组织水肿,每周3次。治疗期间需移除金属饰品,青光眼患者禁用热疗。
5、手术清创
耳道肉芽增生需行刮除术,狭窄者需植皮扩张。术后48小时更换敷料,使用硅胶扩张管维持3个月。先天性耳道畸形者需同期行整形修复。
日常需戒除掏耳习惯,沐浴后及时擦干耳周。避免佩戴入耳式耳机,选择头戴式设备。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维生素A摄入如胡萝卜、猪肝。睡眠时患耳朝上,防止压迫。若出现听力下降、面部麻木需立即复查,可能提示颅底感染扩散。建议每2周复查耳内镜,直至上皮完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