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中毒是怎么回事
酮中毒通常是指酮症酸中毒,可能由糖尿病控制不佳、长期饥饿、酗酒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方式治疗。
1、糖尿病控制不佳
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若未规范使用胰岛素,可能导致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典型表现为呼吸深快伴烂苹果味呼气、多尿口渴加重。需立即静脉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
2、长期饥饿
极端节食或消化道疾病导致热量摄入不足时,机体分解脂肪供能产生酮体堆积。常见于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伴随乏力头晕症状。需逐步恢复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葡萄糖溶液。
3、酗酒
酒精抑制肝糖原分解同时加速脂肪代谢,引发酒精性酮症酸中毒。特征性表现为腹痛呕吐伴意识模糊。治疗需戒酒并补充维生素B1,使用注射用复合辅酶改善代谢。
4、妊娠反应
妊娠剧吐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诱发妊娠期酮症。孕妇可能出现顽固性呕吐和尿酮阳性。需少量多餐进食碳水化合物,严重时住院输注葡萄糖。
5、遗传代谢病
甲基丙二酸血症等先天代谢缺陷可导致反复酮症发作,婴幼儿多见,伴随发育迟缓。需长期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左卡尼汀口服溶液调节代谢。
预防酮中毒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糖尿病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并规范用药,出现恶心呕吐或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及时检测尿酮体。日常注意均衡摄入碳水化合物,运动前后适当补充能量,酗酒者需逐步戒断并补充B族维生素。若发生意识障碍或持续呕吐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