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有哪些
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病、支气管炎、湿疹、缺铁性贫血等。这些疾病多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环境因素或营养摄入不足有关,需家长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
1、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患儿可能出现咽部充血或扁桃体肿大,部分伴随食欲减退。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症状,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2、腹泻病
腹泻病常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或大肠杆菌,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严重时引发脱水。轻度病例可通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重度需静脉补液。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功能,细菌性腹泻需用头孢克肟颗粒。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
3、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喘息、气促伴咳嗽。听诊可闻及哮鸣音,部分患儿出现低氧血症。治疗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严重时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避免接触冷空气及烟雾刺激。
4、湿疹
湿疹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或过敏有关,表现为红斑、丘疹伴瘙痒。好发于面颊、四肢屈侧,搔抓可能导致继发感染。轻症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涂,中重度需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合并感染时加用莫匹罗星软膏。穿着纯棉衣物,避免过度洗浴。
5、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因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异食癖。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降低,血清铁蛋白下降。治疗需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严重者需输注蔗糖铁注射液。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食物摄入。
家长需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指标,接种计划内疫苗预防传染病。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出现持续发热、精神萎靡、呕吐脱水等警示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日常注意手卫生与环境卫生,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玩具餐具定期消毒。季节交替时合理增减衣物,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