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瓣膜病
风湿性心瓣膜病是由风湿热反复发作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主要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可能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1、病因机制
风湿性心瓣膜病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感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心脏瓣膜炎症反复发作。长期炎症可造成瓣膜增厚、粘连,最终形成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是主动脉瓣。
2、典型症状
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短,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二尖瓣狭窄患者可能出现咯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可出现心绞痛。晚期可见颈静脉怒张、肝大等右心衰竭表现。
3、诊断方法
心脏听诊可闻及特征性杂音,如二尖瓣狭窄的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超声心动图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可明确瓣膜病变类型和程度。X线检查可见心脏增大,心电图可能显示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
4、药物治疗
对于风湿活动期患者,可使用青霉素预防链球菌感染,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泼尼松片控制炎症。心力衰竭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合并房颤者可能需要华法林钠片抗凝。
5、手术治疗
严重瓣膜病变需考虑手术干预,包括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人工瓣膜置换术等。手术时机取决于症状严重程度和心功能状态。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定期复查凝血功能。
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疾病活动。饮食宜清淡低盐,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根据心功能状况进行适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定期随访心脏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