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有哪些症状
内痔主要表现为便血、肛门肿物脱出、肛门瘙痒等症状,通常与长期便秘、久坐等因素有关。
1、便血
便血是内痔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排便时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或便后滴血,血液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通常较少,但长期反复出血可能导致贫血。便血多因痔核表面黏膜受粪便摩擦破裂所致,排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
2、肛门肿物脱出
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痔核会随排便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用手推回,严重时长期脱出无法回纳。脱出痔核可能因嵌顿出现水肿、疼痛,甚至坏死。脱出症状与痔核体积增大及肛门括约肌松弛有关。
3、肛门瘙痒
内痔患者常因痔核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出现瘙痒感,尤其在夜间加重。瘙痒多伴随肛门潮湿,长期搔抓可能导致皮肤增厚或继发感染。分泌物由痔核表面黏膜炎症渗出或直肠黏液分泌增多引起。
4、肛门坠胀感
部分患者会感到肛门部位有坠胀不适,尤其在久站、久坐或排便后明显。坠胀感与痔核充血增大刺激直肠神经有关,可能伴随排便不尽感。症状轻重与痔核大小及数量相关。
5、黏液分泌
内痔可能导致直肠黏膜分泌增多,黏液随粪便排出或污染内裤。黏液分泌与痔核炎症刺激黏膜腺体有关,长期黏液刺激可能加重肛门湿疹。黏液多为透明或乳白色,若出现脓性分泌物需警惕感染。
内痔患者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排便后可用温水清洗;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用力排便,建立规律排便习惯。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血栓、嵌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药物,必要时考虑胶圈套扎或痔切除术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