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化脓了怎么办
耳朵里化脓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鼓膜穿刺、鼓室成形术等方式治疗。耳朵化脓通常由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胆脂瘤、外伤感染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使用医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清理外耳道分泌物,避免用力掏挖导致感染扩散。外耳道炎患者可能出现耳道瘙痒、黄色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清洁后可用红外线照射帮助干燥。操作前需洗净双手,棉签不可重复使用。
2、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抑制细菌繁殖。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常伴随耳痛、听力下降,滴药前需将耳道脓液清理干净,药物温度应接近体温。避免使用超过7天,孕妇禁用喹诺酮类滴耳剂。
3、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适用于感染较重者。胆脂瘤继发感染可能出现恶臭脓液,需连续用药7-10天。用药期间禁止饮酒,胃肠道不适者应随餐服用。青霉素过敏者需更换为大环内酯类药物。
4、鼓膜穿刺
对鼓室内积脓导致剧烈耳痛者,医生会在无菌操作下穿刺引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穿刺后可注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水肿。术后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
5、鼓室成形术
慢性中耳炎反复流脓或胆脂瘤患者需手术清除病灶。术中会修补破损鼓膜,重建听骨链,术后需用绷带加压包扎48小时。避免术耳受压,防止污水进入耳道,定期复查听力恢复情况。
耳朵化脓期间应避免游泳、潜水等可能使耳道进水活动,洗澡时可用凡士林棉球堵塞外耳道口。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增加猕猴桃、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C食物摄入。睡眠时保持患耳朝上,减少压迫。若出现发热、眩晕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