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日常饮食要点有哪些
肠炎患者日常饮食需以易消化、低刺激、营养均衡为核心,推荐少量多餐并避免高脂高纤维食物。
1、低纤维主食
选择精制米面如白粥、软面条等,减少肠道负担。急性期可将米饭煮至软烂,慢性期可逐步添加少量燕麦片。避免糙米、全麦面包等粗粮,其膳食纤维可能刺激肠黏膜。
2、优质蛋白补充
采用蒸煮方式摄入鱼肉、鸡胸肉、豆腐等低脂蛋白。每日总量控制在100-150克,分次食用。鸡蛋建议做成蛋羹或水煮蛋,避免煎炸。急性发作期可暂时用乳清蛋白粉替代。
3、低渣蔬果选择
去皮去籽的南瓜、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为首选,可炖煮至软烂。苹果、香蕉等低酸水果可制成泥状食用。避免西兰花、芹菜等高纤维蔬菜及柑橘类水果。
4、脂肪控制
每日油脂摄入不超过20克,优先选用橄榄油。禁用动物油、奶油及油炸食品。坚果类需研磨成粉后少量添加,急性期应完全避免。
5、水分电解质
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可交替饮用淡盐水、米汤及口服补液盐。腹泻严重时每小时补充100-150毫升液体。避免咖啡、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饮品。
肠炎恢复期应保持饮食温度适宜,避免过冷过热。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禁用煎炸烧烤。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识别个体不耐受食物。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高热时需立即就医。长期慢性肠炎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营养评估,预防营养不良发生。
相关推荐
01:13
01:48
02:03
02:59
02:59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常见肠炎有哪些肠炎?
- 2 常见肠炎有哪些肠炎
- 3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肠炎
- 4 肠炎是怎么形成的
- 5 突然肠炎怎么引起的
- 6 什么叫肠炎
- 7 什么能引起肠炎
- 8 有了肠炎怎么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