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日常保健要注意什么
心脏病患者日常保健需注意控制危险因素、规律用药、适度运动、心理调节及定期监测。主要有控制血压血糖、遵医嘱服药、选择低强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五项核心措施。
1、控制危险因素
维持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毫摩尔/升。减少钠盐摄入至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吸烟者需彻底戒烟,饮酒者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超重患者应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千克/平方米范围内。
2、规律用药
按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若出现牙龈出血、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建议使用分药盒辅助记忆,设置手机用药提醒。
3、适度运动
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锻炼3-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170减去年龄数值,运动中能正常对话但无法唱歌为适宜强度。避免清晨低温时段运动,冬季外出需做好保暖防护。
4、心理调节
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情绪,每天练习10-15分钟深呼吸训练。参与社交活动预防孤独感,与家属共同学习疾病管理知识。出现持续情绪低落、睡眠障碍时应寻求心理门诊帮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
5、定期监测
每1-3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每年进行1次心脏超声检查。居家每日测量血压并记录,使用便携式心电图仪监测心律。外出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熟悉最近医疗机构急诊路线。出现胸痛持续15分钟不缓解时立即呼叫急救。
心脏病患者需建立均衡饮食结构,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200-350克低糖水果,优先选择深海鱼类补充ω-3脂肪酸。烹饪采用蒸煮方式,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有自动体外除颤仪更佳。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患者教育活动,与主治医生保持良好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