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有哪些适应证
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主要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慢性心力衰竭、长QT综合征、心脏骤停复苏后等。心脏起搏器通过电脉冲刺激帮助心脏维持正常节律,适用于多种心律失常及心脏功能障碍。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功能异常导致的心率过缓或停搏,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甚至晕厥。心脏起搏器可替代窦房结发出规律电信号,维持心率在60-100次/分。该疾病可能与心肌纤维化、退行性变或药物副作用有关,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确诊。
2、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指心房至心室的电信号传导延迟或中断,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一度至三度。二度Ⅱ型及三度阻滞需植入起搏器,防止心室率过低引发阿-斯综合征。常见病因包括心肌炎、冠心病或先天性传导系统异常,患者常有心悸、气短表现。
3、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适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协调左右心室收缩改善泵血功能。这类患者多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宽度超过120毫秒,临床表现为活动耐量下降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4、长QT综合征
先天性或获得性长QT综合征患者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具有心脏性猝死风险。部分病例需植入具有除颤功能的起搏器,当检测到恶性心律失常时可自动电击复律。该病可能与基因突变、电解质紊乱或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关。
5、心脏骤停复苏后
心脏骤停幸存者若存在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或严重传导障碍,需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该装置能持续监测心电活动,在发生室颤时立即除颤,显著降低猝死概率。此类患者通常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梗死或心肌病。
植入心脏起搏器后需定期随访检查设备工作状态,避免接触强磁场环境如核磁共振检查,日常注意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术后1个月内限制上肢剧烈活动,监测有无囊袋出血或感染迹象。均衡饮食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有助于延长起搏器使用寿命。出现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