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起的头疼怎么缓解
感冒引起的头疼可通过热敷、按摩、药物镇痛、补充水分、调整作息等方式缓解。感冒头疼通常由病毒感染、鼻窦充血、发热、睡眠不足、脱水等因素引起。
1、热敷
用温热毛巾敷于前额或太阳穴,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每次持续10-15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痉挛性头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敏感者可用干毛巾隔垫。合并高热时禁用热敷。
2、按摩
用指腹轻柔按压太阳穴、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及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每个穴位按压1-2分钟。按摩可松弛紧张的头皮肌肉,改善头颈部供血。操作时力度需均匀,避免用力过猛诱发眩晕。
3、药物镇痛
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头痛症状。用药前需排除药物过敏史,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叠加使用。
4、补充水分
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2500毫升,可饮用温开水、淡蜂蜜水或电解质溶液。充足水分能稀释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鼻腔充血导致的牵涉性头痛。排尿量减少或尿液深黄提示需增加补液。
5、调整作息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午间休息不超过30分钟。保持卧室通风湿润,枕头高度以10-15厘米为宜。过度疲劳会加重血管扩张性头痛,恢复期应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感冒期间建议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头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时,需及时排查鼻窦炎、脑膜炎等继发感染。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