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怎么检查和治疗
痛经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激素水平检测、腹腔镜检查、磁共振成像等方式检查,治疗方式主要有热敷止痛、药物止痛、激素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痛经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精神因素等原因引起。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痛经的基础检查项目,医生通过触诊判断子宫大小、位置、活动度以及有无压痛。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通常无器质性病变,继发性痛经可能触及增大的子宫或附件包块。检查前需排空膀胱,避开月经期进行。
2、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经腹部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形态、内膜厚度及盆腔情况。超声可发现子宫肌瘤、腺肌症、卵巢囊肿等器质性疾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检查时需保持膀胱适度充盈,经阴道超声无须憋尿。
3、激素水平检测
通过抽血检查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异常。检查建议在月经周期第2-4天进行,需空腹采血。
4、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能直接观察盆腔脏器,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术中可见盆腔紫蓝色结节、卵巢巧克力囊肿等典型表现,同时可进行病灶切除等治疗。属于有创检查,需住院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5、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子宫腺肌病的病灶范围,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深度。无需电离辐射,但检查时间较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忌。通常作为超声检查的补充手段。
痛经患者日常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症状。经期可饮用姜糖水、热牛奶等温热饮品,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瑜伽、散步等温和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饮食宜清淡,减少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B1、镁元素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等。记录月经周期和疼痛情况,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