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第一步骤是
心肺复苏的第一步骤是确认现场环境安全并判断患者意识与呼吸。
实施心肺复苏前必须确保施救者与患者处于安全环境,避免二次伤害。快速观察周围是否存在触电、火灾、坠落物等危险因素,必要时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随后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唤,观察其有无睁眼、肢体活动等反应。若无反应,立即用5-10秒时间俯身观察胸廓起伏,同时将耳部贴近患者口鼻感受气流,判断呼吸是否正常。若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流程。
特殊情况下如溺水、触电等事故,需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优先切断电源或移出水源。对创伤患者需注意保护颈椎,避免搬动时造成脊髓损伤。若现场存在多人昏迷,应优先处理无呼吸无意识的患者。儿童及婴儿的判断方法略有差异,需通过足底拍打或呼唤姓名评估意识,观察腹部起伏判断呼吸。
掌握心肺复苏规范步骤对抢救生命至关重要,建议公众定期参加急救培训。日常应熟悉公共场所AED设备位置,施救时注意将患者置于坚硬平面,解开紧身衣物。抢救过程中避免中断胸外按压,每2分钟重新评估呼吸循环体征。若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应将其置于复苏体位并持续监测直至专业人员到达。家庭成员中有心脏病高危人群者,可在家中配备简易呼吸面罩等急救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