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肌梗死各阶段的危害有哪些

61995次浏览

心肌梗死各阶段的危害有哪些呢,很多人问到了这个问题,心肌梗死的危害很大,很多人对心肌梗死并不陌生,心肌梗死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同时也有可能发生在年轻人的身上,心肌梗死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广泛,心肌梗死可导致年轻人猝死,这是因为年轻人压力大,过度劳累造成的,那么心肌梗死有3个危险期分别是24小时内、一周左右、发病后1个月。

1、发病24小时: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的病症。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发病24小时内有剧烈而持久的性质类似心绞痛的前胸痛、心悸、气喘、脉搏微弱、血压降低等症状,服用硝酸甘油无效,可产生严重后果。

2、一周左右: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是不同程度的胸痛和不适、虚弱、发汗、晕眩、呕吐、心跳不稳定,有时心肌梗死也会导致昏迷。胸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病人一般出现挤压、紧束的感觉。有时下颌、颈部、臂膀、背部和腹部也会随之疼痛,尤其左臂或颈部容易疼痛。

3、发病后1个月:第3个危险期是在发病后的1个月,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和心脏破裂等情况。尤其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的心肌梗死会是这样症状。他们往往会感到虚脱、昏厥或无力。约一半的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前就有前兆症状如心绞痛。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心肌梗死的症状和危害,心肌梗死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危害是很大的,当发生以上症状时必须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千万不要延误治疗时机造成危险的情况。

相关推荐

02:40
得了心肌梗塞怎么办
心肌梗塞即心肌梗死,该疾病是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肌坏死,使心脏功能受损的一种疾病。若患有该疾病,一般可以通过紧急处理、生活调理、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1、紧急处理:病情紧急的情况下应该尽早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尽快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以恢复心肌供血,尽量减少心肌损伤。2、生活调理: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保持排便通畅,有助于身体恢复。3、使用药物:患者可以使用通心络胶囊,该药物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它可以疏通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的缺血和缺氧,缩小梗死范围,有助于减轻心脏损伤。既能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又能降低再梗、脑卒中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患者可以将其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他汀类降脂肪药等药物联用,有助于增强疗效,帮助患者控制病情,预防复发。4、手术治疗:若病情比较严重,患者则需要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手术治疗,直接解决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问题,改善患者预后。
01:04
孕检为什么要做同型半胱氨酸检查
孕检一般是孕前检查,孕前检查同型半胱氨酸一般可排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等疾病,能预防妊娠后出现身体不适。如果孕妇有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治疗。同型半胱氨酸一般是四碳含硫氨基酸。如若是检查出同型半胱氨酸数值偏高,一般代表受检者有以上疾病,妊娠后可能出现妊娠高血压,该疾病极易造成胎盘部位供血不足,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异常,还会提高患先天性疾病的概率。该数值异常还可能引发胎儿停育,因此该检查十分有必要。妊娠过程中,孕妇若是有妊娠高血压,需遵医嘱使用甲基多巴片、硫酸镁注射液、尼莫地平片等药物改善不适症状。同时要注意监测血压水平,日常保证心情平和,可维持身体健康。
肌红蛋白偏低是什么原因
肌红蛋白是人体内的一种氧结合血红素蛋白,它主要分布于心肌和骨骼肌组织中。正常情况下血液中也会有少量的肌红蛋白,检测时,可以检测到少量的肌红蛋白存在,肌红蛋白检测主要是指发现肌红蛋白是升高还是降低。肌红蛋白升高的时候,一般都提示有心肌坏死,临床上可以把肌红蛋白升高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在心肌梗死一到两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肌红蛋白的升高,持续时间一般约一到两天后,就很快能够恢复正常。一般如果患者出现了急性胸疼,在胸疼症状同时检查,还有肌红蛋白的升高,就首先要考虑这个病人,是不是有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其他的相关检查和积极的治疗。临床上,肌红蛋白除了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升高以外,还有一些疾病也可以见到肌红蛋白的增加,比如说肌肉的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性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休克以及急慢性的肾功能衰竭等等,肌红蛋白也是升高的。肌红蛋白降低一般主要见于消耗性疾病,例如结核、肿瘤、甲亢、贫血等等,会导致肌红蛋白的降低。
语音时长 02:47

2021-11-05

55321次收听

01:52
心梗前最明显一个症状
心梗前最明显的症状是心前区闷痛。当患者发生心梗前,很多时候会有阵发性心前区闷痛,会出现每次疼痛大概3~5分钟,休息后可缓解的明显心绞痛症状,疼痛呈压迫感,像是心前区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身上,伴有那种冰凉感觉,伴有大汗,绝大多数时候还会伴有放散痛,可能放散到人体的,如像肩膀,左上肢,甚至小手指头,或有的人甚至会有牙疼,有的会有胃区不适。所以最明显症状是心前区闷痛伴放散痛,50%~80%以上病人在发病前数日内会自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
03:21
心肌酶可以查出什么病
心肌酶是用来检测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的时候释放入血的一组酶。检测心肌酶就可以来帮助诊断心肌梗死,评估心肌梗死的面积,反映疗效。一般检测的心肌酶包括肌酐蛋白,胸疼时如果检测心肌肌酐蛋白升高,可以帮助早期诊断心肌梗死,也可以通过升高幅度、升高峰值的时间,帮助了解是不是自溶或者溶栓治疗是不是再通。另外一种心肌酶就是肌酸激酶,也是心肌梗死诊断、疗效判断、溶栓是否在通、梗塞面积大小检测一种很重要的酶。心肌酶的升高,除了在心肌梗死可以见到,也可以见于像心肌炎、心包炎也可以出现轻度的升高。
心肌梗死会引起偏瘫吗
心肌梗死有引起偏瘫的可能性。并不是所有的心肌梗死都会引起偏瘫,只是在某种情形下会引发。心肌梗死发生在左室,而且梗死面积比较大。心肌梗死之后恢复期当中,一部分病人会出现左室的室壁瘤,室壁瘤非常容易出现部位是在左室的心尖部。室壁瘤严重的病人会产生矛盾运动。也就是心脏收缩的时候,运动方向跟其他室壁方向是不一样。很容易形成血液的残留,会形成局部的腹壁血栓。腹壁血栓一旦脱落之后。很容易随着血流进入到脑血管而引起脑血管的栓塞,引起偏瘫的症状。因此减少偏瘫的发生,减少心肌梗死发生室壁瘤的可能。对急性心梗进行早期的识别,早期的打通闭塞的冠脉,才能减少梗死面积,减少室壁瘤发生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27

2021-01-15

82975次收听

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发现疾病就应该去治疗,特别是对于一些严重疾病,我们大家更是要做好了解,因为心肌梗塞的出现很麻烦,人人听到以后都是很恐惧的,但是发现了这些后更是要积极做好诊断,那么,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是哪些呢,下面一起来解答吧。
心肌梗死病人应做哪些锻炼
心肌梗死病人应做哪些运动?首先,患病之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方面疾病的病人,是不能进行一些特别剧烈的运动的,容易发生猝死的情况,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心肌梗死患者并不是什么运动都可以进行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的区别是哪些
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这两种疾病,虽然两者发病的时候症状十分相似,但病因却是不同。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其症状来进行判断,心肌梗死的痛感剧烈,持续时间也更长,而心绞痛的疼痛感比较弱,持续的时间也比较多,这两种疾病需要在发病时候及时区分,才可以对症下药进行治疗。
心肌梗死怎么护理
心肌梗死护理很重要,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就分为心肌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护理。急性期(的护理),首先是卧床、给氧、安抚情绪,必要的时候镇痛。另外饮食,清淡饮食,再就是在恢复期以后,我们可以让病人按期服药,如果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让病人缓慢地恢复运动。这个运动必须在一定的范围,运动量不能太大,要循序渐进。在恢复期,病人的情绪我们一定要照顾,所以一定要情绪安抚很重要。护理工作要注意这些,有时候病人对疾病的知识,我们要给,可以做一些宣讲。比如说心梗由什么引起的的,它的后果会怎么样,因为让病人了解以后,他更能配合医生、护士的诊疗过程。所以护理应该从发病之前到发病以后都应该体现护理过程。
语音时长 01:27

2020-03-24

60430次收听

心肌梗死能治疗好吗
心肌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是不能治愈的。心肌梗死治疗的效果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梗塞发生后救治时机是不是及时、梗塞面积、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有没有其他合并症、用药是不是按时规律等等因素有关。心肌梗死发生后如果能在3小时以内开通被堵塞的血管,比如做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预后是比较好的,而且并发症少,心功能恢复好,如果延迟救治,心功能的恢复就不是太好,毕竟心肌一旦发生坏死,是不能恢复的。如果梗塞的血管粗大,导致梗塞面积大,危险性就极高,因为很容易引起恶性心律失常、休克等危急重症,治疗起来就麻烦,而且预后也比较差。如果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者糖尿病,在治疗心肌梗死的时候还应该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语音时长 01:26

2020-01-09

58643次收听

心肌梗死的前兆
心肌梗塞之前比较常见的表现就是反复出现心绞痛,也就是心肌缺血的症状。有的患者表现为胸痛,或者是活动以后出现胸部的压迫感和烧灼感,这些都是心梗的前兆。有的人是活动以后出现胸部的压迫、发紧和烧灼感。有的时候表现为胸疼,或者剑突部位非常的难受,或者出现嗓子疼,这都是心梗的前兆。
02:33
心肌梗死的护理
心肌梗死的护理,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住院以后,一般都要住CCU,进行全天候的监护。病人的饮食,一定要清淡,以流食为主。家属要注意病人的通便。因为大便和小便时候,病人的耗氧量会急剧加大,病人会突发心脏破裂、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梗死发生后的前几天,还是主张卧床休息,因为如果患者用力,可能加重心肌梗死,甚至可以导致猝死。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主要是术后病人长期饮食的注意,患者也要注意烟酒、体重,而且要按时服药,保持一定的运动节度。
心梗的前兆
夜间胸痛是心梗发作的前兆,还有突发的心慌、胸闷,并伴有逐渐加重趋势,也是心肌梗死的征兆。心绞痛加重和发作频率增高,需警惕心梗的发生,没有诱因的胸痛,应及时就医。心肌梗死发病突然,但发病前身体也会有提示,应提高警惕,早发现早预防。
语音时长 01:45

2018-09-30

56720次收听

扑克脸——一种与心肌梗死密切相关的面部表情
有数据表明,高于50%的精神病重症患者最后死因竟然都是心肌梗死,为什么精神病的死因是看似与精神病毫不相关的心肌梗死?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死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