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患者注意事项
心梗患者需注意控制危险因素、规范用药、调整生活方式、监测症状变化及定期复查。心肌梗死后的长期管理主要涉及血压血糖管理、抗血小板治疗、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以及心理调节等方面。
1、控制危险因素
持续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高血压患者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需维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血脂异常者需通过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须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减少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摄入。
2、规范用药
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预防血栓形成,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可降低心肌耗氧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有助于改善心室重构。使用硝酸甘油片缓解心绞痛发作时,需注意服药后保持坐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3、生活方式调整
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深海鱼类、坚果和橄榄油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4、症状监测
警惕新发胸痛、呼吸困难或原有症状加重,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突发冷汗及恶心呕吐需立即就医。每日晨起静息状态下测量心率,若出现持续超过100次/分的窦性心动过速或低于50次/分的显著心动过缓应及时就诊。
5、定期复查
出院后1个月需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肝肾功能,之后每3-6个月评估心功能。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建议每年复查,监测支架或搭桥血管通畅情况。康复治疗应包括心肺运动试验指导下的运动处方调整,心理评估筛查焦虑抑郁状态并适时干预。
心梗患者日常需保持低胆固醇饮食,可适量食用三文鱼、燕麦等富含ω-3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提重物、突然用力等增加心脏负荷的行为,沐浴水温控制在40℃以下。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用药信息,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冬季注意保暖防寒,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预防便秘。情绪管理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参加心脏康复小组获得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