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甲有空怎么回事
脚趾甲有空可能由真菌感染、外伤、营养不良、银屑病、湿疹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真菌治疗、局部护理、营养补充、药物涂抹等方式改善。
1、真菌感染
甲真菌病是脚趾甲空心的常见原因,表现为甲板增厚、变色或分层。可能与足部潮湿环境、共用修甲工具等因素有关。需遵医嘱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避免搔抓防止传染。
2、外伤
趾甲受挤压或撞击可能导致甲床与甲板分离形成空腔。常伴随淤血、疼痛,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修剪游离甲缘时可使用碘伏消毒,新甲生长周期通常需3-6个月。
3、营养不良
长期缺乏蛋白质、铁元素或维生素B7可能引起甲板中空脆弱。建议增加鸡蛋、瘦肉、深绿色蔬菜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复合维生素片剂。
4、银屑病
银屑病甲损害表现为甲板点状凹陷或甲下角质堆积,可能合并皮肤红斑鳞屑。可局部使用卡泊三醇软膏,严重时需配合光疗或阿维A胶囊等系统治疗。
5、湿疹
慢性湿疹累及甲周可能导致甲板营养不良,常伴有皮肤皲裂、渗出。应避免接触洗涤剂,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控制炎症,同时涂抹尿素软膏保湿。
日常需选择透气鞋袜并每日更换,修剪趾甲时保留1-2毫米白边避免嵌甲,洗浴后彻底擦干趾缝。若空甲伴随红肿流脓、甲周肉芽增生或全身皮疹,应及时至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或甲活检。长期不愈的空甲可能需联合激光治疗或手术拔甲,恢复期间建议补充乳清蛋白粉促进角质蛋白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