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不正导致牙周炎怎么办
咬合不正导致牙周炎可通过调整咬合关系、牙周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正畸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咬合不正可能由牙齿排列异常、不良修复体、磨牙症等因素引起,长期未纠正可加重牙周组织损伤。
1、调整咬合关系
通过调磨过高牙尖、修正不良修复体等方式消除早接触点,减轻咬合创伤。需由口腔医生使用咬合纸定位干扰点后精细调整,避免过度磨除牙体组织。调整后需定期复查咬合稳定性。
2、牙周基础治疗
包括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清除牙结石及菌斑生物膜。对于深牙周袋可配合根面平整术,必要时采用激光辅助治疗。治疗后需每3-6个月维护一次,控制炎症复发。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缓释给药,或口服甲硝唑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感染。伴牙龈出血者可辅助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但需避免长期使用以防菌群失调。
4、正畸治疗
对于牙齿排列严重异常者,需通过固定矫治器或隐形矫治技术重新分配咬合力。正畸过程中需加强牙周维护,采用轻力间歇性加力原则,避免矫治力过大加速牙槽骨吸收。
5、手术治疗
重度牙周炎伴骨缺损者可选择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或植骨术,同期进行咬合重建。术后需佩戴咬合板保护修复体,避免咬硬物,并长期随访观察牙周组织愈合情况。
日常需使用软毛牙刷及牙缝刷清洁牙齿邻面,配合冲牙器清除食物残渣。避免单侧咀嚼或咬硬物习惯,戒烟限酒控制全身因素。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发现咬合异常及时干预。正畸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加重牙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