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果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凤眼果具有健脾止泻、和胃消食、解毒杀虫等功效,常用于改善消化不良、腹泻、蛔虫病等症状。凤眼果是苹婆的种子,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能量、促进胃肠蠕动。
1、健脾止泻
凤眼果性平味甘,归脾经,能缓解脾虚引起的慢性腹泻。其含有的鞣质成分可收敛肠道黏膜,减少水分流失,改善大便稀溏症状。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饭后腹胀,可配伍山药、茯苓等食材炖煮食用。
2、和胃消食
凤眼果中的淀粉酶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对于积食引起的嗳气、反酸,可将凤眼果炒黄后研磨成粉,温水送服。需注意消化不良伴发热时应避免食用。
3、解毒杀虫
凤眼果乙醇提取物对蛔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有抑制作用。传统用法是将果壳煎水空腹饮用,或与使君子、槟榔等驱虫药材配伍。现代研究显示其含有的苹婆酸具有抗寄生虫活性,但孕妇及体虚者慎用。
4、补充营养
每100克凤眼果含碳水化合物60克、蛋白质8克,以及维生素B1、B2和钙、磷等矿物质。蒸煮后口感类似板栗,适合作为主食替代品。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避免血糖波动。
5、抗氧化作用
凤眼果种皮含有多酚类物质,能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动物实验表明其提取物可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日常可连皮煮水饮用,但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等反应。
食用凤眼果建议选择成熟饱满的果实,彻底煮熟以破坏其中微量毒素。胃肠功能较弱者初次食用应少量尝试,出现腹痛、皮疹需立即停用。储存时需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霉变产生黄曲霉素。若需用于疾病治疗,应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其他药材,不可长期单独大量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