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发烧怎么办
手术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补液、抗感染治疗、伤口护理、药物退热等方式处理。手术后发烧可能与感染、吸收热、药物反应、血栓形成、应激反应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大血管走行区域如颈部、腋窝、腹股沟,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体温超过38.5℃时可重复进行物理降温,同时保持室内通风。
2、调整补液
术后发热伴随出汗可能导致脱水,需增加静脉或口服补液量,维持尿量在每小时30毫升以上。心功能不全患者需控制输液速度。
3、抗感染治疗
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或切口出现红肿渗液,可能与手术部位感染有关。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
4、伤口护理
每日检查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用碘伏溶液消毒后更换无菌敷料。脂肪液化或缝线反应引起的低热需及时拆除缝线引流。
5、药物退热
体温持续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避免阿司匹林以防出血。发热伴寒战者可肌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术后需保持清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摄入促进伤口愈合;每日监测体温4次直至稳定;避免剧烈活动但应早期床上翻身预防血栓;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意识改变、切口化脓等情况须立即返院复查。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及引流量变化,术后2周内避免盆浴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