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压缩性骨折治疗
胸椎压缩性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椎体成形术、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胸椎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转移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卧床休息
轻度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需严格卧床2-4周,避免脊柱负重。卧床时保持脊柱中立位,可在腰背部垫软枕支撑。期间需定时翻身预防压疮,逐步进行床上肢体活动。
2、支具固定
佩戴定制胸腰支具6-8周,限制脊柱屈伸和旋转活动。支具需每日佩戴20小时以上,仅在洗澡时短暂解除。固定期间需监测皮肤状况,防止压伤。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骨质疏松患者需联合阿仑膦酸钠片、骨化三醇软胶囊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4、椎体成形术
对于椎体压缩超过1/3或顽固性疼痛者,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通过穿刺向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快速稳定骨折并缓解疼痛。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
5、康复训练
骨折稳定后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包括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动作。逐步增加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配合物理治疗改善脊柱柔韧性。康复期需避免提重物及剧烈扭转动作。
胸椎压缩性骨折恢复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1000-1200mg钙质和800IU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等高钙食物。避免吸烟饮酒,防止骨质疏松加重。定期复查骨密度,根据医嘱调整抗骨质疏松药物。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出现疼痛加重或下肢麻木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