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发干,起皮
脸上发干起皮通常与皮肤屏障受损或环境干燥有关,可通过加强保湿、调整护肤习惯等方式改善。主要有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环境干燥、过度清洁、维生素缺乏、皮肤病等因素。
1、皮肤屏障功能减弱
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和角质层构成天然屏障,频繁去角质或使用刺激性产品会破坏屏障结构,导致水分流失加速。表现为局部紧绷、脱屑,严重时可能出现泛红。建议选择含神经酰胺、胆固醇的修复类护肤品,避免使用皂基洁面产品。
2、环境干燥
秋冬季节空气湿度降低或长期处于空调房内,角质层含水量可能下降至10%以下,引发鳞屑状脱皮。室内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50%-60%,外出时可涂抹含透明质酸、甘油的保湿霜形成保护膜。
3、过度清洁
每日洗脸超过3次或使用强力清洁产品会剥离皮肤天然油脂。建议改用氨基酸类洁面,水温控制在32-35摄氏度,洁面后3分钟内及时涂抹保湿产品。伴有刺痛感时可短期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4、维生素缺乏
长期缺乏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可能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导致毛囊角化伴脱屑。适量增加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食物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AD软胶囊、复合维生素B片等制剂。
5、皮肤病因素
脂溢性皮炎可能引起鼻翼两侧油腻性脱屑,特应性皮炎多伴随剧烈瘙痒。银屑病会出现银白色鳞屑,玫瑰痤疮常有阵发性潮红。需根据具体诊断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免疫调节剂,或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激素。
日常应避免用手撕扯皮屑,洁面后采用按压式擦干。每周使用2-3次贴片式保湿面膜,选择不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若伴随持续红斑、渗液或用药后无改善,需及时至皮肤科进行VISIA检测或乳酸刺痛试验评估皮肤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