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折牵引的目的有哪些

2698次浏览

骨折牵引的目的主要有缓解疼痛、复位骨折端、维持骨折端稳定、防止软组织挛缩、为手术创造条件等。

1、缓解疼痛

骨折后断端移动会刺激周围神经引发剧烈疼痛,牵引通过持续牵拉力固定骨折部位,减少断端摩擦和异常活动,从而降低疼痛程度。临床常用皮牵引或骨牵引方式,适用于股骨颈骨折、胫腓骨骨折等伴有明显移位的病例。疼痛缓解后有助于患者配合后续治疗。

2、复位骨折端

通过牵引装置施加轴向拉力,可使重叠或错位的骨折断端逐渐分离并恢复解剖对位。特别是对于长骨斜形骨折、粉碎性骨折,持续牵引能利用周围肌肉和韧带的张力辅助复位。需配合X线监测调整牵引重量,避免过度牵引导致神经血管损伤。

3、维持骨折端稳定

牵引能对抗肌肉收缩产生的剪切力,保持骨折断端在复位后的相对位置,防止二次移位。对于不稳定型骨折如股骨转子间骨折,骨牵引可维持肢体长度直至形成纤维骨痂。通常需要维持4-6周,期间需定期检查牵引装置有效性。

4、防止软组织挛缩

关节周围骨折易引发肌肉肌腱短缩,通过牵引保持关节功能位可避免挛缩畸形。例如跟骨骨折采用跟骨牵引维持踝关节90度,预防跟腱挛缩导致的足下垂。需配合早期被动活动,但开放性骨折或感染伤口需暂缓活动。

5、为手术创造条件

严重移位骨折需术前牵引改善局部条件,如骨盆骨折牵引可减少出血,脊柱骨折颅骨牵引能缓解脊髓压迫。通过临时稳定骨折端,为择期内固定手术争取时间,同时降低术中复位难度。但牵引不能替代手术治疗,需根据骨折类型制定最终方案。

骨折牵引期间需保持针道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消毒预防感染。观察末梢血运和感觉变化,定期调整牵引重量。卧床期间应进行健肢主动运动和呼吸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高蛋白饮食搭配钙剂补充有助于骨痂形成,但需控制体重避免牵引失效。若出现牵引针松动、肢体麻木或剧烈疼痛,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相关推荐

一型糖尿病与二型哪个严重
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个体病情控制情况,两者均可导致严重并发症,但发病机制和干预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盆腔积水是怎么形成的
盆腔积水通常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破裂、宫外孕或肿瘤转移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下腹坠胀、疼痛或异常阴道分泌物等症状。
膝盖错位怎么揉回原位
膝盖错位后不可自行揉按复位,需立即就医处理。膝关节脱位可能由外伤、韧带松弛、先天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通常伴随剧烈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一期梅毒可不可以吃洋葱
一期梅毒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吃洋葱。洋葱属于常见蔬菜,不会影响梅毒螺旋体感染进程,但需避免过量食用刺激胃肠黏膜。
肌肉运动后酸痛怎么办
肌肉运动后酸痛可通过休息、冷热敷、按摩、补充营养、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肌肉运动后酸痛通常由乳酸堆积、肌肉纤维微损伤、炎症反应、电解质失衡、肌肉痉挛等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