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高血压要注意哪些
孕妇高血压需注意血压监测、饮食控制、药物管理、症状观察及定期产检。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增加母婴风险,需综合干预。
1、血压监测
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固定时间及体位。家庭自测血压建议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避免情绪激动或运动后立即测量。若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需及时就医。动态血压监测可帮助医生评估昼夜血压波动情况。
2、饮食控制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与加工食品。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控制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饮用浓茶或咖啡。
3、药物管理
严格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禁止自行调整剂量。常用妊娠期安全药物包括甲基多巴片、拉贝洛尔片等,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品。服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4、症状观察
警惕头痛、视物模糊、上腹疼痛等子痫前期症状,若伴随尿蛋白增加或水肿加重需立即就诊。监测胎动变化,出现胎动减少或消失应紧急处理。夜间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流。
5、定期产检
增加产前检查频率,妊娠28周后建议每周复查血压、尿常规及胎儿监护。通过超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必要时进行脐血流检测。产科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监测方案,重度高血压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
孕妇高血压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适度散步30分钟但避免剧烈运动,睡眠时间保证8小时以上。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缓解压力。注意保暖避免感冒诱发血压波动,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肢体压迫。如出现持续头晕、呕吐或意识改变,须立即呼叫急救。产后仍需继续监测血压至恢复正常,哺乳期用药需与医生充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