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外耳道炎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2020-11-2062096次浏览

儿童是我们需要特殊照顾的一类群体,因为他们的体质相对来说比较弱,很容易就会患上外耳道炎这种疾病,患上外耳道炎的朋友要注意啦,特别是家长朋友,一定要将这种疾病重视起来,那么外耳道炎如何预防呢,下面,大家来共同了解一下。

外耳道炎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1、预防外耳道炎局部治疗也很重要,较干燥无渗水者,可用百分之10~百分之15氧化锌软膏、抗生素与可的松软膏外涂.有少量渗液者,可用龙胆紫水溶液或氧化锌糊剂等。

2、预防外耳道炎应该防止因痒搔抓患处,应给病儿剪短指甲或戴布手套.渗液较多者要用硼酸水或生理盐水、雷夫努尔液湿敷,或用中药煎水湿敷,还可用艾卷灸治。待渗水减少后,可用上述药物涂布.遇渗液过多,可同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感染明显者,要使用抗生素。

3、预防外耳道炎患中耳炎的病儿要经常清除脓液,减少脓对外耳道炎皮肤的刺激,以免诱发湿疹

4、预防外耳道炎要保持外耳道炎的,清洁干燥,要给病儿勤剪指甲,以防搔抓皮肤,引起继发感染。

5、预防外耳道炎应该进行全身性治疗,同皮肤湿疹一样,要从调整饮食入手。如对牛奶过敏就要尽早增加辅食,以期早日用饮食代替牛奶。

以上内容详细地介绍了外耳道炎的预防方法,作为家长一定告诉们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一定改掉乱挖耳朵的习惯。害怕们自己乱挖耳朵,导致感染,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听了问题,给他们的听力带来障碍。

相关推荐

02:51
耳朵里有米粒的小白点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通常指的是耳道、外耳道、耳廓的皮肤皮下肉眼可见的小白色的点状,像小米粒大的白色凸起的病变,这是一种囊肿,是耳廓皮肤的一种黏膜下的囊肿表现。如果不疼痛、不引起感染,可能不需要处理。如果小白点越来越大,囊肿越积越多,需要处理一下。除了抗炎之外,等炎症消退以后,是需要把囊肿给切开,把两个囊壁包括小的囊肿本身,一并切除剥离。
滴耳液滴完要清理吗
滴耳液滴完了是否需要清理,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比如这个病人是耵聍栓塞引起来的,会给病人滴碳酸氢钠滴耳液,滴耳液主要作用就是要把特别硬的堆满的耳屎泡松软了,泡松软了以后才能取,所以滴进去以后,药物要长时间停在耳朵里面,这样泡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当然就不需要清理。但是一般原则上点两三天,就要及时到医院去,把泡软的耳屎取出来,否则时间长了,耳朵里面就会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外耳道炎。如果是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往耳朵里面滴双氧水,双氧水的作用,这种滴耳液最主要是要分解外耳道的分泌物,所以滴完了以后耳朵里面起泡,最主要是把脓性分泌物分解了,所以起完泡以后过几分钟,一定要及时的把分泌物清理出来,反复的冲洗,每次都要把分泌物清出来,清理完了以后,这个时候滴氧氟沙星滴耳液,就会通过穿孔的鼓膜进入到中耳腔,在里面起到杀菌的作用。当然氧氟沙星滴耳液就不需要清理,长时间的呆在里面,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杀菌的效果。
语音时长 01:24

2021-07-09

62205次收听

外耳道炎会不会引起头疼
外耳道的神经分布的比较多,包括三叉神经、迷走神经、面神经一些分支等等。如果外耳道发炎了,这种炎症介质刺激了外耳道的神经末梢,就会导致外耳道明显的疼痛。外耳道的疼痛有时候可能会放射到周围的区域,除了外耳道疼之外,很多病人会描述这一侧的头疼,耳朵后面的疼痛等这些。更多的可能是外耳道疼痛刺激,三叉神经痛引起来的牵扯痛,比如很多人牙不好,牙疼会带着串着耳朵疼,有的人扁桃体发炎了,嗓子疼也会串的耳朵疼。同样的道理,如果耳朵发炎了引起来疼痛,也会串着其他部位的疼痛,常见的就是头疼,很多病人描述外耳道发炎了,甚至中耳发炎了,会除了耳朵里面的疼痛之外,会描述这一侧的头疼,甚至一跳一跳的搏动性的头疼。所以如果很明确这个病人一检查外耳道发炎了,流脓了,再出现除了耳朵疼之外引起来头疼,往往考虑头疼就是外耳道发炎引起来的。如果是病人描述耳朵发炎,检查耳朵没有明显的问题,头疼比较明显,这时要小心有可能是耳朵带状疱疹感染引起来的。早期仅仅是头疼或者耳朵疼,并没有明显的皮肤炎症的表现,往往几天以后疱疹才出现。
语音时长 01:39

2021-07-09

80596次收听

02:08
耳道炎会引起头晕吗
外耳道炎一般不会引起头晕。急性外耳道炎由外耳道皮肤毛囊的急性感染引起,典型症状是耳朵疼、耳朵闷堵、头疼甚至发烧等,一般不会引起头晕。如果外耳道发炎同时晕,考虑耳带状疱疹感染。带状疱疹沿着神经分布,除了会引起外耳道发炎、起疱疹外,还会影响耳朵周围的一些神经,最常见会引起听神经、面神经和前庭神经的损害。如果检查发现外耳道有疱疹,除了耳朵疼,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眩晕甚至面瘫的表现。一般普通的外耳道发炎不会引起头晕,如果引起了头晕甚至面瘫,首先考虑可能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02:16
掏耳朵出血问题严重吗
掏耳朵的时候,一旦出血,要及时就诊,明确出血的部位及原因。掏耳朵很容易触碰到外耳道壁的皮肤,一旦皮肤受损就会出血,同时出现耳部疼痛,有时甚至会出现耳鸣。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就诊,请耳科医生在直视下,或在显微镜、耳镜指导下,及时找到出血的部位将血止住,同时将外耳道清理干净,防止破损的皮肤继发感染。一旦出现感染,就会出现外耳道的炎症,出现耳痛、肿胀,甚至出现面部,以及耳周围皮肤的肿胀。另外,如果不慎将鼓膜破损引起出血,问题就更加严重应当及时就诊,防止鼓膜形成永久性的穿孔。
02:13
听耳机对耳朵有损伤吗
听耳机对耳朵是有损伤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声音对内耳的神经细胞以及神经纤维的损伤,特别是当音量大的时候,对神经细胞达到一个损伤的程度,就会引起耳痛、耳鸣及听力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遗留下永久的耳鸣以及听力下降。因此,不建议长时间大音量的佩戴耳机。另外一种是由于对耳道的损伤,主要是由于耳内式的耳机,消毒不彻底,会将细菌带入到外耳道内,经常佩戴摩擦外耳道皮肤,会引起外耳道皮肤的感染,造成外耳道的炎症,会引起耳痛。
外耳道炎引起的症状
外耳道炎引起的症状有哪些呢,这是很多人关注的,现在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意识越来越强,对于生活中疾病的症状,也有很多人想了解,外耳道炎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为了帮助朋友们能够及早的发现的疾病,下面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外耳道炎的初期症状有哪些呢?
外耳道炎要吃什么药
外耳道炎要吃什么药?外耳道炎带来了耳道灼热,疼痛的一些症状,患者在吃东西的时候也会有一些疼痛感,为了缓解疼痛感,患者绞尽脑汁在寻找一些药品来治疗外耳道炎,那么外耳道炎要吃什么药才有利于康复呢?我们来为大家列举下。
外耳道炎症状有哪些
临床上外耳道炎的症状有很多种,患者只有掌握到相关疾病症状知识,才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外耳道炎疾病,这样不仅可以尽早治疗,还可以避免疾病病发对身体造成的危害,那么,外耳道炎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外耳道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外耳道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如果出现了外耳道有灼热感甚至会有一定的疼痛感的话那么就要警惕是不是患了外耳道炎了,外耳道炎要做哪些检查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问题吧。
检查外耳道炎的一些方法
检查外耳道炎的方法有哪些?耳朵是我们十分重要的一个器官,我们是非常有必要保护它的,所以就要多多留心耳朵的症状了,外耳道炎是一种给耳朵造成巨大痛苦的疾病,不仅如此人们经常忽略由它带来的一些症状,为了及早治疗,我们为大家讲讲外耳道炎的检查方法。
外耳道炎要怎么治疗
外耳道炎局部治疗,外源性的外治法,抗生素药膏。外耳道炎是发生于外耳道皮肤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原因是由于外源性的脏的细菌进入到耳朵内,引起外耳道皮肤的感染。常见病因有洗澡次数增多以后,脏水溅入耳内;游泳的时候脏水流入耳内;长时间没有及时清理,出现合并的感染。有很多人喜欢用各种器械去挖耳朵,这种造成由外耳道的皮肤损伤,细菌残留在皮肤表面,在一定温度和环境下繁殖过多引起皮肤的感染。症状主要就是外耳道的疼痛,可以自行检查一下,耳朵剧烈的疼痛,没有流水的情况下,可以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检查是否是外耳道炎,耳屏压痛呈为阳性或牵拉痛有阳性的这种指征,这就是外耳道炎的一个特点。外耳道炎治疗采用局部治疗,因为外耳道的皮肤面积非常小,口服用药效果未必比外耳道上药要好。所以外耳道炎采用外源性的这种外治法,是首选的方案。选用抗生素的药膏,如说红霉素眼膏、金霉素眼膏局部涂在外耳道壁上,或者说能明确看到炎症的部位,去涂到炎症部位,所以说这种涂抹的方式是需要由医生来完成的,首先要给清理干净,以后把药膏涂上,就能很快的起到了治愈作用了。
语音时长 01:57

2020-02-24

61931次收听

耳朵经常出水是为什么
耳朵经常出水无外乎两种原因。一个是炎症,多见于外耳炎、中耳炎;一个是耳部和脑部连通,出现脑脊液耳瘘。一种是炎症性的因素,炎症性的因素主要是见于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尤其是见于中耳炎、中耳炎鼓膜穿孔。如果水进入了中耳,或者是遇到感染性的因素,比如感冒这些,就可能诱发炎症的复发,导致出现流水、流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存在耳部和脑部的沟通,这是一个异常的沟通,导致脑脊液耳瘘,脑脊液耳瘘之后,耳朵里就经常的有水流出来。针对这两种原因,需要做一次检查,比如听功能的检查、颞骨CT的检查等等。明确病因或者病变的具体情况,进行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进行手术治疗。修补瘘孔,然后去除病变组织。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20

64598次收听

耳洞发炎怎么办
耳洞一方面指外耳道,另一方面指耳前瘘管的瘘孔、瘘洞。发炎主要是细菌感染,主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一、抗感染药物:使用抗生素,主要是头孢类抗生素或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口服或者静脉输液控制感染。二、局部抗感染药物:如外耳道可以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或者洛美沙星滴耳液等。耳前瘘孔感染,可以局部进行热敷。如果有脓肿形成,可以切开排脓、引流脓液。对于外耳道感染要注意,在治疗过程中,耳道内要保持清洁卫生,耳道内不能进水,避免感染治疗效果变差,迁延不愈。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20

56219次收听

02:45
外耳道炎是怎么引起的
外耳道炎主要是因为洗澡或游泳时,脏水进入到耳道内,没有及时清理,细菌在耳道内繁殖引起的皮肤感染性疾病,或者是因为经常挖耳,不小心划伤耳道引起感染。一般夏季发病较多,也是因为洗澡或游泳的次数增多,细菌在温热环境下繁殖会更快,更加容易感染。另外,如果耳道内耵聍多年没有清理,积攒很多硬块,遇水或用棉签深挖,也可以引起皮肤感染性的炎症,需要及时彻底清除耵聍,再上药或滴耳液缓解症状。感染外耳道炎及时在患处涂抹消炎药膏,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如果外耳道炎比较严重,出现耳周的淋巴结疼痛,需要加用抗生素治疗。同时,戒除挖耳习惯,保持耳内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预防外耳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