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须知的骨髓炎的病因介绍
骨髓炎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开放性骨折或手术创伤、邻近组织感染扩散等因素引起。骨髓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发热等症状,可通过血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方式确诊。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骨髓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可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骼。感染后可能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局部骨骼压痛明显。确诊后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清除坏死骨组织。
2、开放性骨折或手术创伤
骨折端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或骨科手术后,细菌可通过创面侵入骨骼引发感染。患者常见伤口渗液、愈合延迟等现象,X线可见骨质破坏。治疗需彻底清创,配合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等药物,必要时行植骨术或外固定术。
3、邻近组织感染扩散
皮肤溃疡、深部脓肿等邻近部位感染未及时控制时,病原体可蔓延至相邻骨骼。这类患者多有原发感染病灶,伴随患肢肿胀功能障碍。除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控制感染外,还需处理原发病灶,严重骨髓炎可能需行病灶刮除术。
骨髓炎患者应保持患肢制动,避免负重活动加重骨质损伤。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配合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出现疼痛加剧或发热症状需及时复诊。注意保持皮肤清洁,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风险。
相关推荐
02:15
02:09
03:12
02:29
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