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抗氧化等功效,但胃酸过多者、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杨梅富含有机酸、维生素C、花青素等成分,有助于改善食欲不振、缓解疲劳,但过量食用可能刺激胃肠黏膜或影响血糖稳定。
1、生津止渴
杨梅含有大量水分和有机酸,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舌燥。其酸甜口感可改善夏季暑热引起的口渴,适合高温环境下作业或运动后的人群适量食用。传统中医认为杨梅性温味酸,归肺胃经,对津液不足导致的咽干有辅助调理作用。
2、促进消化
杨梅中的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能增强胃蛋白酶活性,帮助分解蛋白质。饭前少量食用可开胃增食,饭后食用有助于缓解油腻食物造成的饱胀感。胃肠功能较弱者建议控制单次摄入量,避免空腹大量食用。
3、抗氧化
杨梅富含的花青素、维生素C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每100克果肉含维生素C约15毫克。这些成分能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对预防皮肤老化、维护血管弹性有一定益处。新鲜杨梅的抗氧化活性较加工制品更高。
4、改善贫血
杨梅含有一定量的铁元素,配合其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对缺铁性贫血有辅助改善作用。但植物性铁的吸收率低于动物性食物,不能替代药物治疗。贫血患者仍需遵医嘱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
5、调节血脂
杨梅的膳食纤维和植物多酚能抑制胆固醇吸收,动物实验显示其提取物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作为膳食补充,对轻度血脂异常者可能有益,但严重高脂血症患者仍需规范用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等。
食用杨梅前需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去除表面虫卵,每日建议摄入量不超过200克。胃溃疡患者、正在服用碱性药物者应避免食用,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并监测血糖。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时应立即停食,症状持续需就医。杨梅核坚硬不易消化,儿童及老年人需注意去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