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垂体瘤的发病率高吗

发布时间:2020-12-1028738次浏览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各类痉病的发病率也再逐年增高,垂体瘤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脑部肿瘤疾病,对于我们健康人而言,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大家最大心愿,那么下面就跟大家了解下垂体瘤的发病率高不高,以便于大家及时的了解,及时的治疗。

在大街上随便找100个年轻人来做CT或磁共振,10个人的垂体有影像学问题,垂体瘤,发病率在10%以上。97%以上的垂体瘤患者都不需要治疗,定期观察即可;剩下的3%需要治疗的患者,只要通过规范评估后治疗,95%以上都能获得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肿瘤消失或者减少到安全大小以内。所以说,垂体瘤并不少见。

据专家介绍,绝大部分垂体瘤患者通过规范化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与众多老百姓对垂体瘤过分担忧形成了鲜明对比。看来,对垂体瘤认识得越深刻,我们才会越坦然,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在我们周围高发的垂体瘤。

先说垂体,脑垂体位于脑下方,大如豌豆,形状也像一颗豌豆,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前叶和后叶两部分。它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素、催产素、催乳素、黑色细胞刺激素等,还能够贮藏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这些激素对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有重要作用。

再说垂体瘤,顾名思义,就是一组从垂体前叶细胞发生的肿瘤,多发于20岁到40岁之间,女性稍多见。垂体瘤可分为无功能性垂体瘤和有功能性垂体瘤,无功能垂体腺瘤占20-25%,大多不需要治疗,而功能性垂体瘤因其瘤细胞可分泌激素,可进一步分为PRL瘤(即泌乳素瘤)、GH瘤、ACTH瘤、TSH瘤、LH/FSH瘤及混合瘤和未分类腺瘤等。其中PRL瘤最常见约占40-45%,其次为GH瘤、ACTH瘤,而TSH瘤与LH/FSH瘤较少见,总的来说,垂体瘤约占需要住院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的10%。垂体瘤大部分为良性腺瘤,极少数为癌。

月经不调、男性阳痿、鞋子码数突然变大,请考虑垂体瘤可能,做垂体功能检查。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突然肥胖伴有血压升高、嗜睡、年轻人个子高出家长很多、穿的鞋子突然码数变大都是常见症状,而女性常出现的闭经、月经减少或紊乱、溢乳、不孕,男性常出现的不育、阳萎也是比较容易忽视的症状,以上都属于泌乳素、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等激素分泌异常所导致的各种症状,需要特别引起注意,不要抱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想法,只在妇科、眼科、男科打转转,最好能尽快做一个垂体功能检查,包括垂体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五项。

为确保垂体功能检查数据的准确度,建议在检查前一天避免性生活,早餐空腹,抽血前最好在医院静坐半小时,这样的结果更利于医生诊断。此外,并不是做了检查就万事大吉了,诊断结果最好交由正规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及内分泌科医生分析,有些数值的偏高并非垂体瘤引起,只有通过专科医生的全面评估,方可进行垂体MR检查,然后根据垂体瘤的性质,瘤体大小再选择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最后跟大家提醒:垂体瘤,虽然高发,但只要治疗规范,并不可怕。

相关推荐

垂体瘤怎样进行调理
垂体瘤这种疾病现在人们已经再陌生了,由于它引起的并发症越来越多,不孕不育,肥胖,头痛,视力下降等等,垂体瘤患病以后,除了需要得到正确的治疗,平日的调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达到帮助身体恢复的目的,那么,垂体瘤怎样进行调理?
垂体瘤是怎么形成的
垂体瘤是怎么形成的?垂体瘤的高发人群为青壮年男性,不管是对患者本身来说还是对整个家庭而言,它的发病给患者带来的危害都是巨大的,很多人不知道该疾病是如何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垂体瘤是怎么形成的呢?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
垂体瘤分为垂体无功能型腺瘤和有功能型腺瘤。垂体无功能腺瘤,如果是微小腺瘤,小于一公分,特别是小于五六毫米以下的腺瘤,可以观察;如果是大腺瘤,原则上建议手术治疗。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如垂体泌乳素瘤,若是比较规则,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泌乳素瘤多了一条治疗渠道,就是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国内用佰莫亭,国际上现在用卡麦角林;如果是对于长得不规则的,侵袭性的垂体泌乳素瘤,还是建议用药物治疗为主。其他性质的垂体瘤,如垂体生长激素瘤、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这三种激素分泌性的腺瘤,另外还有一种少见些的,垂体促性腺激素腺瘤,这四种激素分泌性的垂体腺瘤,都是原则上建议手术治疗。对于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内分泌没有达标的患者,可以在手术后用生长抑素作为辅助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25

2020-08-07

58472次收听

02:01
垂体瘤严不严重
垂体瘤也叫垂体腺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良性肿瘤。因为垂体腺瘤生长特点是在鞍区,鞍区肿瘤会造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如果不及时发现、治疗,会长得非常大,造成颅内压增高,继发脑积水,危及患者生命。垂体瘤有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内分泌功能,严重降低生存质量,如泌乳素腺瘤,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患泌乳素腺瘤后,都可造成不孕不育。生长激素腺瘤也能可造成顽固性高血糖和高血压。如不及时治疗会让患者的生存期在10年左右。
中医如何治疗垂体瘤
中医对于垂体瘤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可选择到神经科就诊,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法治疗。
垂体瘤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垂体瘤的发生与病毒感染、致癌物质的影响等有关,该疾病对健康危害极大,一旦确诊应积极进行治疗。
垂体瘤会导致失明吗
垂体瘤会导致失明的出现,而且出现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必须要选择正确的治疗,首先就应该选择手术治疗,另外也应该考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也是手术治疗的一种辅助方法,除此之外就可以考虑反射性治疗,有着比较好的效果。
脑垂体炎要如何确诊
垂体炎要在影像学的基础上,观察垂体的大小有没有水肿现象,还可以做激素方面的检查,看有没有影响激素的分泌的功能,还可以看临床的症状和体征等综合的检查、综合的措施,然后由专业的医师进行分析作出诊断。垂体发生炎症,会引起脑垂体一系列的病变,尤其是脑垂体分泌激素的变化,在临床上出现了腺体变化,功能变化,如可以影响甲状腺、肾上腺、以及其它腺体功能的变化,脑垂体炎仅仅是炎症感染的过程,呈现的是炎性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出现炎症的表现,如出现水肿,造成头疼、头晕、神志的变化,以及出现临床上的血压、代谢等方面的变化。垂体炎的诊断并不难,现代医学发展较快,对于脑垂体的关注度很高,所以诊断脑垂体炎,要在专业的科室由专业的医师在收集证据以后可以做到很快的确诊。
语音时长 02:03

2019-12-20

55426次收听

脑垂体瘤的症状
脑垂体瘤初期无症状,长大后会头痛、头晕、心慌无力、心烦、发燥、虚汗、性功能的改变,以及血压的变化、心率的变化等。脑垂体瘤往往是良性瘤,99%以上都是良性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进行性的过程,初期表现临床上可以没有什么症状,逐渐的长大以后,影响了垂体的功能,就会出现临床症状。除有头疼、头晕这些症状以外,还可以影响脑垂体激素的分泌,尤其是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直接影响了肾上腺、甲状腺、性功能等这方面的症状。这些腺体的功能的改变,在临床上往往是非常明显。反过来这些临床症状的改变,在追查原因时就要找到腺体的变化,腺体的功能的变化,就要追查到脑垂体,尤其是垂体前叶的激素的分泌等。这些临床的表现,就提示了诊断的依据。经过影像学、实验室的检查以后,脑垂体瘤的诊断应该是不成问题,现在医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对于垂体的关注和研究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对于脑垂体瘤的症状的观察以及垂体瘤的诊断,应该是不成问题,但是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才做到准确无误。
语音时长 01:52

2019-12-20

51851次收听

02:45
脑垂体炎会变为垂体瘤吗
脑垂体炎不会变为垂体瘤。垂体瘤的良性瘤比较居多,发生发展的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所以炎症不会变成垂体瘤,患者大可放心。垂体炎和垂体瘤在出现了临床的症状和体征以后,可以经过影像学和实验室的检查,进行确诊判断,治疗的方法各有不同,主要治疗有保守的治疗、药物的治疗,也可以有进行手术的治疗。脑垂体炎一般的都是消炎进行保守治疗,用药物或者用其它的综合的措施进行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总之,脑垂体炎症就是炎症,它不会转变成垂体瘤,而垂体瘤有自己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之下诊治并不困难。
02:48
脑垂体瘤术后需要做哪些检查
脑垂体瘤术后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脑垂体瘤患者在手术半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都要进行复查,复查的方法有影像学的检查,观察手术以后影像方面的变化,垂体的周围的毗邻的变化,同时还要做实验室的检查。垂体瘤患者术后去做保守的治疗,比如服药和一系列的综合措施的治疗。后期在复查过程中搜集了证据,同时给预后的判断提供有力的证据,分析资料以后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复查还是很有必要的,一定要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的检查,造成资源的浪费。
02:04
垂体瘤是怎么形成的
垂体瘤形成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现在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垂体细胞自身功能失常造成垂体细胞功能亢进,从而形成腺瘤;另一种是下丘脑调控机制缺失导致发出错误的冲动,从而引起垂体细胞功能亢进,引起腺瘤。同时,可能还会有一些其它细胞因子包括基因的参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垂体瘤的形成当中也发挥着作用。原癌基因的亢进和抑癌基因的失抑制,都会造成垂体细胞功能的异常亢进,形成腺瘤。此外一些细胞因子过多的分泌,可以导致垂体细胞功能失常,从而造成垂体细胞的亢进现象,引起垂体细胞增生。
手术适用于哪种垂体瘤
垂体瘤手术的适应症: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垂体的微腺瘤。但是着重强调一点就是泌乳素型。首先药物治疗,如果患者主观不愿意吃药或者是客观情况影响到吃药。比如胃肠道不好,或者肝功不好,可以通过手术进行腺瘤切除。第二种情况就是各种类型大腺瘤,也就是1到3公分。第三种情况是巨大的腺瘤三公分以上,包括无功能型,都可以进行手术切除。第四种情况,对于巨大肿瘤侵及到海绵窦视交叉,甚至严重的到中颅窝底,都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干预。第五种情况是视交叉前置型,可以通过内镜手术,把肿瘤完全切除。第六种情况是对肿瘤广泛生长,侵及到鞍背斜坡,海绵窦以及脑脊液鼻漏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切除。这是垂体瘤的整个手术适应症。
语音时长 01:24

2018-10-26

61398次收听

垂体瘤手术有何风险
垂体瘤手术目前非常安全有效,有可能存在切不掉的风险。对肿瘤是依据它的大小,以及跟周围结构的粘连程度,同时与颈内动脉这种大血管的关系来决定它的手术风险。如果肿瘤侵及到颈内动脉或者是往上到视交叉以上,术后也可以通过放射治疗进行弥补。但是这种情况以现在内镜的发展技术基本上不存在。
语音时长 01:26

2018-10-26

58049次收听

01:36
恩必普(丁苯酞)垂体瘤能吃吗
恩必普又称丁苯酞软胶囊,它是从西芹里面提出来的一种药物,是人工合成的消旋体,现有的适应症为用于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长期给药能够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致血管性痴呆以及慢性脑缺血损伤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和行为能力,减少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对于垂体瘤的治疗与应用,可能临床意义不是特别大。所以临床工作中,建议不要用丁苯酞治疗垂体瘤,但是它可以改善急慢性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