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腿酸痛叫什么
爬山后腿酸痛通常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可能与乳酸堆积、肌肉微损伤等因素有关。
乳酸堆积是运动时肌肉无氧代谢产生的物质,短时间内大量积聚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酸痛感,通常出现在运动后几小时内,通过热敷和轻度拉伸可缓解。肌肉微损伤多发生在运动后24-72小时,因肌纤维轻微撕裂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肌肉僵硬和压痛,适度补充蛋白质和休息有助于修复。运动强度突然增加会使肌肉承受超出适应范围的负荷,未经常锻炼者爬山时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循序渐进提升运动量。脱水状态下肌肉代谢废物清除效率降低,登山时未及时补水可能加重酸痛程度,需保持每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水。肌筋膜粘连可能因长期姿势不当或旧伤导致,爬山时肌肉过度使用会诱发局部疼痛,需要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筋膜松解。
缓解爬山后腿酸痛应注意运动后及时进行15-20分钟静态拉伸,重点放松股四头肌和腘绳肌,48小时内避免重复高强度下肢训练。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饮食中增加猕猴桃、深海鱼等抗炎食物摄入。若疼痛持续超过5天或出现关节肿胀,需排除肌腱炎、应力性骨折等病理情况,建议进行肌骨超声检查。日常可通过靠墙静蹲、弓步压腿等动作增强下肢肌肉耐力,登山时使用护膝和登山杖分散膝关节压力,下山时采取之字形路线减轻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