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骨折了怎么办
小孩手骨折可通过固定制动、冷敷镇痛、就医复位、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处理。手骨折通常由外伤撞击、跌倒撑地、运动损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固定制动
发现骨折后应立即用硬纸板或书本临时固定受伤部位,避免移动患肢加重损伤。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用三角巾或绷带悬吊于胸前。注意观察手指末梢血液循环,若出现青紫、麻木需立即松解固定物。
2、冷敷镇痛
伤后48小时内可用冰袋隔毛巾冷敷骨折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缓解疼痛感。禁止热敷或揉搓患处,避免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血肿扩大。
3、就医复位
需在2小时内到骨科急诊就诊,通过X线明确骨折类型。青枝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粉碎性骨折可能需要克氏针内固定术。儿童骨骼愈合快,通常4-6周可拆除外固定装置。
4、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混悬液镇痛,碳酸钙D3颗粒促进骨痂形成,接骨七厘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禁止自行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可能加重肿胀。若存在开放性伤口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需循序渐进进行腕关节屈伸、手指对掌等功能锻炼,初期可配合蜡疗或超声波治疗。每日训练3次,每次10分钟,避免暴力牵拉。骨折后3个月内避免参加对抗性运动。
骨折恢复期应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多食用西蓝花、虾皮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帮助钙沉积。避免饮用碳酸饮料影响钙吸收。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若出现固定物松动或异常疼痛需及时复诊。家长应监督孩子按要求佩戴支具,防止二次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