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蛔虫有什么症状
长蛔虫主要表现为腹痛、食欲异常、肛门瘙痒、营养不良、睡眠障碍等症状。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1、腹痛
蛔虫寄生在肠道内可刺激肠壁,引起脐周或上腹部阵发性隐痛。疼痛多与虫体活动有关,进食后可能加重。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腹痛发作时可通过热敷缓解,但需就医进行驱虫治疗。
2、食欲异常
早期可能出现食欲亢进但体重不增,后期可发展为厌食。蛔虫消耗宿主营养并分泌代谢产物,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儿童可能出现异食癖,如啃食泥土、纸张等。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水果。
3、肛门瘙痒
雌虫夜间在肛周产卵可导致局部瘙痒,尤其儿童可能因抓挠引发继发感染。瘙痒多在夜间加重,可能影响睡眠质量。保持肛门清洁干燥,勤换内裤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使用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物根治。
4、营养不良
长期感染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贫血、维生素缺乏等。蛔虫竞争性摄取宿主营养,严重时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可能出现头发干枯、面部白斑等体征。治疗期间需加强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瘦肉等。
5、睡眠障碍
虫体代谢产物可能影响神经系统,表现为磨牙、夜惊、烦躁等症状。肛门瘙痒也会干扰睡眠节律。驱虫治疗后多数症状可缓解,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小儿七星茶颗粒辅助安神。
预防蛔虫病需注意饭前便后洗手,彻底清洗生食蔬菜水果,避免饮用生水。儿童应定期检查粪便虫卵,流行地区可每半年预防性服用甲苯咪唑混悬液。出现持续腹痛、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因蛔虫扭结成团导致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