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什么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但未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的病理状态,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表现类型。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与典型心绞痛相似,均由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引起心肌供氧不足。但由于个体痛觉阈值差异、神经传导异常或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因素,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心电图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客观缺血证据,而无胸痛、胸闷等主观症状。这类患者更容易因未及时干预而进展为心肌梗死或猝死。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主要依赖动态心电图监测、运动负荷试验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者、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筛查。对于已确诊患者,治疗原则与典型冠心病一致,包括控制危险因素、改善心肌供血和预防血栓形成。
建议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体检筛查,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严格监测血压血糖指标。若检查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应及时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同时需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非典型症状如乏力、气短等,这些可能是心肌缺血的隐匿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