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是怎样的

妊娠高血压是指妊娠20周后新出现的高血压,可能伴随蛋白尿或器官功能障碍。妊娠高血压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五种类型。
妊娠期高血压指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不伴随蛋白尿或其他器官损害。通常产后12周内血压可恢复正常。日常需减少钠盐摄入,每日监测血压,保证充足睡眠。若血压持续升高可能发展为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是在妊娠期高血压基础上出现蛋白尿或器官功能损害,可能与胎盘缺血、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疼痛等症状。临床常用拉贝洛尔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严重时需要硫酸镁注射液预防抽搐。
子痫是子痫前期进展至出现抽搐或昏迷的危重状态,属于妊娠高血压最严重的阶段。发病与脑血管痉挛、脑水肿等因素相关,典型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需立即住院治疗,使用硫酸镁注射液控制抽搐,必要时终止妊娠。
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指孕前已存在高血压或在妊娠20周前确诊高血压,妊娠期间血压持续异常。这类孕妇发生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等并发症概率较高,需加强产前检查,调整原有降压方案,可选用甲基多巴片等妊娠安全药物。
慢性高血压孕妇在妊娠中后期出现血压进一步升高并伴随蛋白尿或器官功能损害时,称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这类患者可能需要提前分娩,临床常用肼屈嗪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同时密切监测胎儿状况。
妊娠高血压孕妇应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饮食需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钾的摄入。每周至少进行3次30分钟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避免突然起身或长时间站立。定期进行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胎儿超声检查,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