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伤跟肌肉酸疼的区别有哪些
肌肉拉伤与肌肉酸疼在病因、症状及处理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肌肉拉伤属于急性损伤,通常由外力或过度牵拉导致肌纤维撕裂;肌肉酸疼多为运动后乳酸堆积或轻微肌肉微损伤引起的延迟性酸痛。
肌肉拉伤表现为突发性局部剧痛、肿胀、淤青,活动受限且可能伴随肌力下降,常见于运动时急停、扭转或负重过大的动作。需立即停止活动并采用RICE原则处理,严重者需就医排除肌腱断裂。肌肉酸疼通常在运动后12-48小时出现,表现为肌肉僵硬、广泛性酸痛但无局部压痛,活动后症状减轻,可通过热敷、轻度拉伸和补充电解质缓解。
肌肉拉伤需要影像学检查确认损伤程度,可能需支具固定或康复训练;肌肉酸疼属于生理性反应,一般3-5天自行消退。前者可能遗留慢性疼痛或反复损伤风险,后者不会造成长期影响。高强度运动前充分热身能预防两者发生,但肌肉拉伤更强调动作规范性和防护装备使用。
日常运动需根据体能循序渐进,运动后及时进行静态拉伸与冷热交替敷贴。肌肉拉伤恢复期应避免过早负重,可咨询康复医师制定渐进式训练计划;肌肉酸疼期间建议保持低强度有氧运动促进代谢。均衡摄入蛋白质与维生素C有助于肌纤维修复,补充镁元素可减少肌肉痉挛风险。出现持续疼痛或关节活动异常时须及时就医排查潜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