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病人会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在患有冠心病、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心肌炎等疾病的患者中。心脏骤停通常与心脏结构异常、电生理紊乱、急性缺血等因素有关。
1、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可能引发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进而诱发心脏骤停。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需通过冠脉造影确诊。治疗可选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进行血运重建手术。
2、心肌病
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结构异常,易出现心腔扩大、心肌肥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常见症状为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治疗包括美托洛尔缓释片、螺内酯片等药物,终末期需考虑心脏移植。
3、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晕厥,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可确诊。治疗需使用胺碘酮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4、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因电解质紊乱或急性代偿失调引发骤停。表现为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通过BNP检测评估。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片、依那普利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5、急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等急性炎症可造成心肌大面积损伤,导致心源性休克或猝死。前期多有发热、乏力等感染症状,心肌酶谱检查异常。治疗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配合辅酶Q10胶囊等心肌营养药物。
存在心脏疾病风险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可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以备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