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饮食要注意什么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饮食需注意增加富含铁食物摄入,同时搭配维生素C食物促进吸收,避免高钙、浓茶等干扰铁吸收的饮食。主要有增加红肉及动物肝脏摄入、补充深色蔬菜水果、避免与钙剂同食、减少单宁酸饮品、合理搭配蛋白质等。
一、增加红肉及动物肝脏摄入
红肉如牛肉、羊肉及动物肝脏含血红素铁,吸收率可达15%-35%,显著高于植物性铁源。每周可安排3-4次猪肝或鸭血等动物性食材,每次50-100克为宜。烹饪时建议用柠檬汁腌制或搭配青椒等富含维生素C的配菜,避免高温煎炸导致营养流失。胃肠功能较弱者可选择剁碎后煮粥或制成肉丸。
二、补充深色蔬菜水果
菠菜、苋菜等深色蔬菜含非血红素铁,需配合维生素C提高吸收率。建议每日摄入300克以上新鲜蔬菜,其中深色叶菜占一半以上。餐后食用猕猴桃、鲜枣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可使铁吸收率提升2-3倍。注意蔬菜需急火快炒避免久煮,凉拌时可加醋帮助铁元素溶出。
三、避免与钙剂同食
钙会竞争性抑制铁吸收,服用铁补充剂或进食高铁餐时,应间隔2小时再摄入牛奶、奶酪等高钙食品。日常饮食中注意错开食用豆腐与红肉、芝麻酱与动物肝脏等搭配。孕妇等需同时补铁补钙人群,建议早餐补铁、晚餐补钙,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补充剂服用时间。
四、减少单宁酸饮品
浓茶、咖啡中的单宁酸会与铁形成不溶性复合物,降低铁吸收率达50%以上。建议餐前1小时至餐后2小时内避免饮用这些饮品,改用刺梨汁、柑橘汁等替代。若习惯饮茶,可选择单宁酸含量较低的白茶或茉莉花茶,且冲泡时间不超过3分钟。
五、合理搭配蛋白质
优质蛋白可促进铁吸收利用,每日应保证鸡蛋1个、鱼虾类100克、豆制品50克的摄入。推荐将动物性与植物性蛋白混合食用,如青椒炒猪肝配豆腐、牛肉炖土豆等组合。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需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主食中适当添加红豆、黑米等杂粮,采用铁制炊具烹调。长期素食者应定期检测血清铁蛋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合并消化道疾病患者需先治疗原发病,避免盲目食补造成胃肠负担。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血常规,根据指标变化调整膳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