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肚疼吐血怎么回事
小孩肚疼吐血可能与急性胃肠炎、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误食异物、过敏性紫癜等因素有关,需立即就医排查。吐血通常表现为呕出鲜红色或咖啡样物质,伴随腹痛、恶心等症状,可能由消化道出血引起。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可能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腹痛、呕吐带血丝、腹泻等。患儿需禁食4-6小时后逐步恢复流质饮食,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家长需密切观察呕吐物颜色变化及尿量。
2、胃溃疡
胃溃疡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药物刺激有关,表现为上腹剧痛、呕咖啡样物。需进行胃镜检查确诊,治疗需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家长应避免给患儿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常见于门静脉高压患儿,突发呕鲜血伴黑便。需紧急内镜下止血治疗,可能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此类患儿需绝对卧床,家长要记录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变化。
4、误食异物
误吞尖锐异物可能划伤食管或胃黏膜导致出血,表现为突发性腹痛伴呕血。需通过X线或CT定位异物,内镜下取出异物后使用康复新液、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黏膜。家长需妥善收纳小型尖锐物品。
5、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可引发消化道黏膜出血,特征为阵发性脐周痛、呕血伴皮肤紫癜。治疗需用醋酸泼尼松片、维生素C片、芦丁片等药物。发病期间家长要记录患儿腹痛发作频率及大便性状。
患儿出现吐血症状后应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禁食禁水直至医生评估,记录呕吐物性状和出血量。恢复期饮食应从米汤等流质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粗纤维和过热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大便潜血,观察有无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表现。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规范用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