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体温变化规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体温变化通常呈现不规则波动,多数表现为持续低热或间歇性高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温骤升骤降。体温异常主要与病毒载量、免疫反应程度及并发症有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体温变化以低热为主,体温多维持在37.3-38℃之间,伴有轻微畏寒或乏力。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体温可升至38.1-39℃,发热持续时间延长至3-5天,此时可能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体温波动更为显著,可能出现24小时内体温上下浮动超过1℃的情况,且退热药物效果有限。部分无症状感染者体温始终正常,而老年患者可能出现体温不升的反常现象。恢复期患者体温逐渐趋于稳定,但少数病例会出现反复低热,持续1-2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每日定时测量腋下体温3次,选择固定时间点记录形成曲线图。发热期间保持每日2000-2500毫升饮水量,选择温开水或淡盐水补充电解质。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室温控制在24-26℃为宜。若体温超过38.5℃持续12小时不退,或出现意识改变、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联系医疗机构。康复期体温监测应持续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体温调节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