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乙肝的人平时要注意什么
乙肝患者平时需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饮酒、规范用药、合理饮食及预防传染。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影响肝脏功能,需通过综合管理控制病情进展。
1、定期复查
乙肝患者应每3-6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载量和肝脏超声,监测病毒活跃度及肝脏损伤程度。若出现转氨酶升高或病毒复制活跃,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长期未复查可能导致肝硬化或肝癌风险增加。
2、避免饮酒
酒精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加速肝纤维化进程。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导致肝细胞坏死,增加肝癌概率。乙肝患者须严格戒酒,包括含酒精的饮料和药物。
3、规范用药
需遵医嘱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滥用保肝药可能掩盖病情,干扰治疗效果。合并其他疾病时需告知医生乙肝病史,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
4、合理饮食
以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适量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避免油炸食品。肝硬化患者需限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腹水患者应进一步减量。
5、预防传染
血液和体液是主要传播途径,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物品。性接触需使用避孕套,家庭成员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孕妇需在产检时筛查乙肝,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疫苗。
乙肝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免疫功能调节,出现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接触中无须过度隔离,但需做好个人物品消毒和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