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上长了个白色疙瘩怎么办
眼球上长白色疙瘩可能由结膜结石、睑裂斑或翼状胬肉等引起,可通过人工泪液冲洗、抗生素滴眼液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结膜结石
结膜结石是结膜上皮细胞堆积形成的黄白色颗粒,常因慢性结膜炎或干眼症导致。患者可能伴有异物感、眼红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润滑,若突出结膜表面需在表面麻醉下用针头剔除。
2、睑裂斑
睑裂斑是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结膜变性,表现为鼻侧球结膜的淡黄色隆起。通常无须治疗,若伴随炎症可短期使用氟米龙滴眼液。日常需佩戴防紫外线眼镜。
3、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为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多由风沙刺激诱发,可能影响视力。早期可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控制炎症,进展期需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
4、角膜炎白斑
角膜炎愈合后遗留的瘢痕可呈现白色斑块,可能伴有视力下降。根据混浊程度选择吡诺克辛钠滴眼液或角膜移植手术。
5、结膜乳头状瘤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良性肿物,呈桑葚状突起。需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术后可干扰素滴眼液预防复发。
日常需避免揉眼、强光刺激及粉尘环境,规律使用人工泪液保持眼表湿润。若疙瘩持续增大、影响视力或伴随疼痛出血,应立即至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定期复查,避免游泳等可能引发感染的活动,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