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特征

53485次浏览

脊髓型颈椎病在发病之后可出现肢体麻木的症状,在突然低头时四肢可出现触电感,发病后会有下肢无力、易跌倒以及束胸感,还可出现反射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当发生以上症状时应警惕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生。

脊髓型颈椎病在所有的颈椎病类型中发病率不高,它是由于脊髓受到压迫或刺激而造成的,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颈椎病。该疾病早期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那么,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特征有哪些呢?
  1、肢体麻木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还可出现肢体麻木、曲颈艰难等特点,患者可以自行通过试验来判断是否有该类型的颈椎病。将头部突然前倾,如果四肢出现触电感,应高度警惕脊髓型颈椎病。
  2、锥体束征
  脊髓型颈椎病在发病时可出现下肢无力的症状,在行走时会觉得下肢异常沉重,走路时有踩棉花感,以至于后期会有跛行、易跌倒等症状,部分患者在行走时步态拙笨,出现束胸感。症状早期患者还可以坚持工作,随着病情的加重,对日常工作与生活都有严重影响。
  3、其他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还可出现反射障碍,部分肢体的反射十分活跃、亢进,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以及下肢的膝跳、跟腱反射,而肛门反射、提睾反射等可减弱或消失。此外,患者还可出现尿急尿频、便秘、大小便失禁等排便、排尿功能障碍。

相关推荐

脊髓型颈椎病怎么预防
平常注意劳逸结合、减少劳累、减少颈部的过度活动、减少长期低头工作、减少颈部的频繁的活动、以及减少颈部的受伤、受凉、劳累、劳损,再有就是避免运动时候颈部的受伤,注意做好保护动作。颈椎病是一个退变、老化、增生的疾病,颈椎退变、老化、增生后,可能会刺激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而出现颈椎病。
语音时长 01:41

2021-12-16

58100次收听

怎么区分脊髓型颈椎病和脊髓空洞症怎么区分
由于核磁共振技术提高以后,临床上核磁共振进行较多,会发现有脊髓软化、脊髓空洞的影像表现。脊髓软化、空洞与脊髓型颈椎病是有区别的,从症状上看,脊髓型颈椎病主要症状是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发飘、走路有踩棉花的感觉;而脊髓空洞症往往会出现感觉分离,但它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不是特别大。最主要的差别还是在影像学上即核磁共振结果上,脊髓型颈椎病核磁共振往往可以发现颈椎有退变、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使患者一个节段或者多个节段脊髓受到压迫,而且核磁共振上可以看见脊髓受压以后出现反应性的改变,比如在T2加权像上会出现高信号的改变;而脊髓空洞症的患者往往不容易出现颈椎退变的影像表现,不容易出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等表现,它往往会出现一个节段能够看见脊髓空洞的影像表现,有的患者可能是在很长阶段都会出现脊髓空洞的影像表现。
语音时长 01:26

2021-12-16

64652次收听

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特征
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特征就是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发飘、走路有踩棉花的感觉,还有胸腹部束带感,有些患者还会有小便的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尿不尽。一般早期患者会觉得走路可能不灵活,别人发现患者走路走不到一条直线上,还有拿东西、拿筷子、系扣子不灵活,有些患者会在包饺子时候发现捏饺子捏不住等,早期患者会出现四肢的功能障碍。
语音时长 01:04

2021-12-16

56038次收听

01:58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钩椎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脊髓型颈椎病变是脊髓压迫症病理改变之一。临床表现因病变脊髓被侵袭的程度、部位和范围而异。主要的症状特征是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发飘、胸腹部束带感,部分患者还会有小便的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等症状。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压迫症之一,可严重致残,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
04:12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有风险吗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的风险分为全身风险和局部风险,全身风险主要是麻醉的风险,麻醉的风险时患者可能会由于麻醉药物过敏,或者患者有全身其他的合并症。还有是在手术当中大出血而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死亡,也属于全身风险的一部分,但这种情况发生率也很低。局部风险是在脊髓型颈椎病做手术时,可能会导致脊髓、神经的损伤,往往与手术操作、技术、器械等有关,但是脊髓神经损伤出现不可逆性瘫痪的几率目前也较低。另外,局部风险还有伤口感染、伤口愈合不良、内固定材料的松脱等现象。
03:45
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怎么区分
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从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两方面进行区分。一、发病机制不同:神经根性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刺等原因导致神经根损害;而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的骨刺、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因素导致脊髓受压。二、临床表现不同:神经根性颈椎病是神经根受压,表现是上肢的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是颈项疼痛、肩背疼痛、项一侧或者双侧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的症状;而脊髓型颈椎病会出现四肢的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是四肢的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有踩棉花的感觉,小便控制不好、尿频、尿急等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
早晨起来左手发麻的原因
手上不同地方的麻木,代表不同神经的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尺神经病变所导致。睡觉的时候,如果左侧的上肢,蜷缩在胸前或者弯曲着,胳膊肘的蜷曲的角度小于九十度,尺神经很容易受到牵拉,早上起来,一侧手的麻木可能是尺神经的病变,肘管综合征导致。建议患者睡觉时胳膊肘伸直不要弯曲,或者弯曲的角度大于九十度。其次左手整个手麻,可能是腕管综合症,腕部的韧带增生了之后,也会压迫手部的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都受压,会引起整个手的发麻。另外手指头尖发麻可能是末梢神经病变。
语音时长 02:28

2021-09-29

61850次收听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之后正确的保养可以促进病情恢复。术后应佩戴颈托,避免颈部过多的活动。还要注意颈部保暖,在去除颈托之后,可进行颈部的康复锻炼。术后还应注意饮食营养,促进病情恢复。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有没有风险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有一定的风险,比如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麻醉意外、损伤神经、导致大出血以及术后的伤口感染等等,但即使如此,患有脊髓型颈椎病也应积极手术,可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手术,最大程度上降低手术风险。
怎么区分脊髓型颈椎病和脊髓空洞症怎么区分
脊髓型颈椎病和脊髓空洞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两者的发病年龄、症状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都不相同,如果出现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症状,不能盲目的治疗,应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有哪些后遗症
脊髓型颈椎病严重时,常出现肢体麻木、二便功能障碍、肢体瘫痪等后遗症;手术治疗操作不当时,可能损伤喉返神经,出现呛咳、声音嘶哑、憋气等后遗症。
01:49
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被认为是颈椎病中最重要的,也是症状最严重的颈椎病。因为它压迫的是中枢神经系统脊髓部分,当压迫中枢神经系统以后,神经系统会发生不可逆损伤。即当中枢神经系统长时间受压后,会导致脊髓不可逆的变性,所以这是我们认为脊髓型颈椎病重要的特点。发病之后,患者会出现下肢的软弱无力、下肢的不稳下肢的踩棉花感,同时查体会出现病理征活跃、病理征阳性、腱反式活跃,所以我们对脊髓型颈椎病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一旦发现脊髓型颈椎病,应该尽早地采用手术治疗来阻断它的发展。
脊髓型颈椎病有什么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脊髓组织压迫诱发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由于脊髓压迫的程度不同,具体的位置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双侧或单侧的下肢麻木疼痛僵硬感,行走无力和困难,随着颈椎病的加重,可能会出现,双侧上肢发麻,手握力的减弱,如果不能进一步治疗,可能会引起排便困难,大小便功能障碍,肢体瘫痪等严重的后果,由于侵袭的程度和范围不同,出现的感觉到。也有不规律的情况,手臂麻木是最多见的情况,另外也可以出现胸部或者腹部的束带感,脊髓型颈椎病在上下肢的表现也有差异,上肢主要是手部内收肌的萎缩,肌力下降,下肢表现为肌肉张力升高,走路不稳,容易跌倒。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进一步进行磁共振检查。
语音时长 01:20

2019-12-06

63888次收听

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这个病多指的是颈椎椎骨间存在退行性病变,比如椎间盘突出、锥体后缘长了骨刺、椎关节骨质增生等引起的功能性障碍,这些情况会导致脊髓存在受压的可能性,后期将出现脊髓的病变,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很有可能会导致残疾的发生。脊髓颈椎病病这个病没办法通过药物控制,只能手术治疗。
01:20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有哪些
脊髓型颈椎病顾名思义就是突出的组织压迫了脊髓,对病人的颈椎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会导致两个症状:一,患者的手会拿不住东西;二,突出的组织压迫脊髓以后会影响下肢长的传导束,患者会走不了直线,特别是在没有光线纠正的情况下,走路举步维艰,这是脊髓型颈椎病最显著的特点。颈椎病分为很多种类型,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分型中的一种,大家相对比较陌生,这种类型的颈椎病比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