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58097次浏览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之后正确的保养可以促进病情恢复。术后应佩戴颈托,避免颈部过多的活动。还要注意颈部保暖,在去除颈托之后,可进行颈部的康复锻炼。术后还应注意饮食营养,促进病情恢复。

许多人都患有颈椎病,特别是上班族,由于长时间久坐不动、保持同一个姿势,更容易患上颈椎病。在颈椎病中,脊髓型颈椎病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这种疾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那么,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需要注意什么呢?
  1、佩戴颈托
  佩戴颈托的主要作用是固定颈椎,避免颈部过多的活动,有助于术后更好的愈合。具体的佩戴时间应根据愈合情况决定,夜间睡眠时可以将颈托取下,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即可。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枕头,避免枕头过高或过低。
  2、注意颈部保暖
  颈椎病手术之后还应注意颈部的保暖,冬季可以佩戴围巾,或穿高领的衣服,防止冷风刺激。夏季则要避免颈部受到空调、风扇直吹,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
  3、加强颈部锻炼
  颈椎病术后应纠正此前不良的生活习惯,在去除颈托之后,应加强颈部的保养,多进行颈部肌肉的锻炼,如低头、仰头、转头等动作,还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不利于颈椎病的恢复,同时还可能导致颈椎病复发。
  4、注意饮食
  颈椎病手术之后,饮食上应选择营养丰富、清淡的食物,可适当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对改善疼痛,促进骨骼生长都有一定的帮助。

相关推荐

脊髓型颈椎病缓解方法
脊髓型颈椎病缓解主要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患者如果症状很轻微、发病时间短、对生活影响不大,可以通过一些保守的方法缓解,例如多休息、减少劳累、注意防止受伤受凉、把脖子支起来、服用消炎止痛药物等,大概有5%到10%的患者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的症状会稍稍缓解或者是症状不会继续加重。但是大多数患者如果不做手术,通过保守的方法很难获得缓解。而且脊髓型颈椎病一旦发病,都呈逐渐进行性、进展性的改变,会不断的恶化。如果不做手术,一般很难获得根本性的逆转。
语音时长 01:17

2021-12-16

68084次收听

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特征
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特征就是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发飘、走路有踩棉花的感觉,还有胸腹部束带感,有些患者还会有小便的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尿不尽。一般早期患者会觉得走路可能不灵活,别人发现患者走路走不到一条直线上,还有拿东西、拿筷子、系扣子不灵活,有些患者会在包饺子时候发现捏饺子捏不住等,早期患者会出现四肢的功能障碍。
语音时长 01:04

2021-12-16

56017次收听

脊髓型颈椎病是什么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后,导致脊髓受到刺激或者压迫并且出现脊髓功能障碍。脊髓型颈椎病更具体的解释是由于颈椎椎间盘突出、颈椎椎管狭窄、发育性退变颈椎管狭窄或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原因导致脊髓受压,并且出现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脊髓受压的症状,通常称为脊髓型颈椎病。
语音时长 00:50

2021-12-16

65489次收听

02:13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单纯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下肢行走无力、头痛、头晕、头皮麻痛以及大小便控制异常等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同,症状表现不一。脊髓型颈椎病早期会出现单纯感觉障碍,多以手指、脚趾为明显。随着病的发展则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于患者上肢会出现酸胀、麻木、烧灼疼痛与发抖无力感,病程较长者出现大小鱼际及前臂肌群的肌萎缩。下肢行走无力,如踩棉团状,下肢可单侧发病或双侧同时发病。严重者下肢负重步态不稳,抖动、肌张力增高,后期出现下肢瘫痪。头部会出现疼痛、头晕与头皮麻痛之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控制异常,出现排尿时尿急尿频,徘使时无力或控制失约。
02:30
颈椎病的类型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颈椎病常见类型是神经根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较为少见。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02:39
脊髓型颈椎病如何预防
颈椎病的预防包括平常注意劳逸结合、减少劳累、减少颈部的过度活动、减少长期低头工作、减少颈部的频繁活动、以及减少颈部的受伤、受凉、劳累、劳损,再有就是避免运动时颈部的受伤。这些对于颈椎病的预防都有一定的帮助。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颈椎退变、老化、增生以后,可能会刺激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出现颈椎病。
02:13
引起脊髓型颈椎病的原因
脊髓型颈椎病的基本病因是颈椎退变、老化、增生。是由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的骨赘或者骨刺、椎间隙狭窄以及颈椎不稳定所导致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可能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多个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的骨刺压迫脊髓、导致退变性椎管狭窄引发的脊髓受压。后纵韧带骨化也可以引起脊髓的受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一个特殊的类型。慢性损伤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原因中作为诱发因素。所以,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需要进行综合判定。
03:45
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怎么区分
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从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两方面进行区分。一、发病机制不同:神经根性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刺等原因导致神经根损害;而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的骨刺、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因素导致脊髓受压。二、临床表现不同:神经根性颈椎病是神经根受压,表现是上肢的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是颈项疼痛、肩背疼痛、项一侧或者双侧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的症状;而脊髓型颈椎病会出现四肢的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是四肢的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有踩棉花的感觉,小便控制不好、尿频、尿急等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
早晨起来左手发麻的原因
手上不同地方的麻木,代表不同神经的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尺神经病变所导致。睡觉的时候,如果左侧的上肢,蜷缩在胸前或者弯曲着,胳膊肘的蜷曲的角度小于九十度,尺神经很容易受到牵拉,早上起来,一侧手的麻木可能是尺神经的病变,肘管综合征导致。建议患者睡觉时胳膊肘伸直不要弯曲,或者弯曲的角度大于九十度。其次左手整个手麻,可能是腕管综合症,腕部的韧带增生了之后,也会压迫手部的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都受压,会引起整个手的发麻。另外手指头尖发麻可能是末梢神经病变。
语音时长 02:28

2021-09-29

61850次收听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有没有风险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有一定的风险,比如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麻醉意外、损伤神经、导致大出血以及术后的伤口感染等等,但即使如此,患有脊髓型颈椎病也应积极手术,可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手术,最大程度上降低手术风险。
怎么区分脊髓型颈椎病和脊髓空洞症怎么区分
脊髓型颈椎病和脊髓空洞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两者的发病年龄、症状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都不相同,如果出现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症状,不能盲目的治疗,应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能自愈吗
脊髓型颈椎病很难自愈。虽病情发展较缓慢,但在逐渐加重;严重时压迫脊髓神经,出现不可逆神经损害,患病后应及时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能治好吗
一般情况下,脊髓型颈椎病是否能治好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脊髓型颈椎病一定要手术治疗吗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而脊髓型颈椎病是由脊髓受压而形成的。所以在一般是比普通的颈椎病症状更加严重的。这种病症一般会引起头疼、头晕、肩周痛。所以要根据具体的发病部位以及情况进行确定使用手术治疗还是药物保守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以四肢感觉、运动、反射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的综合征,为颈椎病最严重的症状。脊髓型颈椎病由于颈椎退变结构压迫脊髓或压迫供应脊髓的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由于下颈段椎管相对较小(脊髓颈膨大处),且活动度大,故退变亦发生较早、较重,脊髓受压也易发生在下颈段。病人出现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束带感,双手精细动作障碍。后期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检查时可有感觉障碍平面,肌力减退,四肢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而浅反射减弱或消失等。若症状仅有轻度肢体疼痛或麻木,不影响生活工作,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常用的有休息、口服消炎止痛药、理疗等。手术治疗若有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后路手术、前路手术和前后路复合手术,根据不同的病变类型加以选择。
语音时长 01:32

2019-11-27

5737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