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患者的粪便特点是什么
克罗恩病患者的粪便特点主要有黏液便、血便、脂肪泻、排便频率增加、粪便不成形等。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可能由遗传、免疫异常、环境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黏液便
克罗恩病患者肠道黏膜受损,炎症刺激导致黏液分泌增多,粪便中常混有透明或白色黏液。黏液可能附着在粪便表面或与粪便混合,严重时可见黏液单独排出。这种情况与肠道炎症活动度相关,需通过肠镜和粪便检查评估。
2、血便
肠道溃疡或糜烂可能导致粪便带血,血液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与出血部位有关。若出血量少,粪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大量出血时可能出现黑便或柏油样便,需紧急处理。建议患者避免进食粗糙食物以减少肠道刺激。
3、脂肪泻
小肠受累时可能出现脂肪吸收不良,粪便呈灰白色或浅黄色,质地油腻且有恶臭。粪便常漂浮于水面,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脂肪滴。这种情况与胆盐代谢障碍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有关,需补充胰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
4、排便频率增加
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可能超过3次,且伴有急迫感或排便不尽感。夜间排便常见,可能与肠道蠕动加快或炎症刺激有关。记录排便日记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活动度,必要时可使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
5、粪便不成形
粪便多呈糊状或水样,与肠道水分吸收减少或分泌增加有关。严重腹泻时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需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摄入乳糖或高纤维食物可能改善症状。
克罗恩病患者需长期随访治疗,饮食上建议采用低渣、低脂、高蛋白的饮食模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D滴剂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出现体重下降、持续发热或腹痛加重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