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直肠癌不要等,手术治疗有时机

2485次浏览

摘要:患者老年男性,因发现便血伴大便里急后重感1月,体重下降6KG前来就诊,结合患者症状以及一系列的检查,考虑患者诊断为直肠癌,尚未发现远处转移。治疗上使用氟尿嘧啶增敏术前放疗+Dixon直肠癌根治手术+CAPEOX方案化疗,患者便血及里急后重感有明显好转,复查盆腔MRI直肠下段肠壁变薄,与肛提肌分界清晰。

【基本信息】男、65岁

【疾病类型】直肠癌

【就诊医院】泰州市中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11月

【治疗方案】氟尿嘧啶增敏术前放疗+Dixon直肠癌根治手术+CAPE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0天,3周后返院化疗

【治疗效果】便血及里急后重感缓解,食欲较前好转,复查盆腔MRI直肠下段肠壁变薄,与肛提肌分界清晰

一、初次面诊

这位瘦小的老人是在儿子的陪伴下走进诊室的,我照例询问患者有什么不适,开始的时候患者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儿子在旁补充说,是他上周回家发现父亲上完厕所后,看见马桶里有血迹,他心里紧张,便去询问父亲,结果父亲竟然安慰他说,“没事,这样很久了”。我心里叹了口气,鼓励老人不要害羞,把问题讲清楚了才能更好地治疗。在老人的讲述中,我了解到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老人每次大便都能看到鲜红的血液,而且大便还总有没便完却又便不出的感觉。我补充询问,老人大便也不成形,时间大概有两个月了,但因为平时老人肠胃就不好,就没管它,出现便血后因为怕给孩子添麻烦,更是一声不吭。这两个月时间里,老人的体重下降了6kg,孩子却因为冬天衣服厚重一点也没发现。

二、治疗经过

整个病史采集下来,我心中充满酸涩。为了更好地查明病因及治疗,我建议患者住院,一开始老人充满抗拒,在儿子的劝说下最终还是同意了。我在门诊给老人做了腹部体格检查及肛门指检,发现老人左下腹部可扪及质韧的小包块,有压痛,肛门指检发现距齿状线约7cm,在12点钟方向处可扪及一突出肿块,表面粗糙,边缘不清,远端不能触及,退出指套有血染。

入院后我给患者安排了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八项、肝肾功能、大便潜血试验、肿瘤标记物检查,并完善了盆腔MR、胸部X线,结果回示患者血常规血红蛋白偏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肿瘤标记物检查CA19-9明显升高,盆腔MR检查结果直肠下段肠壁增厚,与肛提肌分界不清,部分肌束呈向上牵拉状,左侧黏膜面破坏,胸片未见异常。结合患者的病史及检查结果,我考虑患者诊断为直肠癌,尚未发现远处转移。

由于肿瘤已经侵及肛提肌,我考虑首先进行使用氟尿嘧啶增敏进行术前放疗,缩小肿瘤,降低分期。进行第一次放疗后,再次复查盆腔MR,待肿瘤缩小至肛提肌以上时,提前8小时禁食,进行术前肠道准备,采取保留肛门的Dixon手术治疗,术中送病理做冰冻,提示肿瘤病理分型为鳞癌,送检标本边缘未见癌组织,而后再行盆腔清扫术,手术过程顺利。

手术治疗后,为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还要进行辅助化疗,我决定使用CAPEOX方案,使用奥沙利铂静滴,而后连续两周卡培他滨口服,三周后回来复查。

(MRI:直肠下段肠壁增厚,与肛提肌分界不清,部分肌束呈向上牵拉状,左侧黏膜面破坏)

三、治疗效果

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无再出现便血,大便无里急后重感,食欲也较前好转了,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初次放疗、化疗后没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厌食等不良反应。术后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血常规血红蛋白回升,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肿瘤标记物检查各项肿瘤指标较前减小,盆腔MR检查结果直肠下段肠壁较前变薄,与肛提肌分界清晰,肛门黏膜完整连续性好。

四、注意事项

1、出院后要继续关注大便情况,大便的习惯、性质及量的变化,如再次出现便血、里急后重、大便不成形等表现,需要及时复查,观察病情是否出现变化。

2、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饮食为主,少食油腻、少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促进机体的恢复。

3、保持心情的舒畅,避免情绪的起伏,家属也应该更加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避免产生消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才更有利于病情的治疗和恢复。

五、个人感悟

直肠癌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大便习惯和性状的改变,如大便里急后重感、大便不成形、便血等,本案例中的老人就是典型的直肠癌的表现。由于与生活关系密切,治疗上我们更追求根治的同时将疾病对未来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尽量降低。要达到这一目的,当然,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手术操作的技术非常关键,但相比之下,患者就医的时机也对治疗结果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案例中的老人原本肿瘤生长范围已经累及肛提肌,若是辅助放疗结果不理想,或是患者家属没有坚持前来就医,病情继续发展手术治疗的范围将同时切除肛提肌,改行Miles手术,在结肠做造口接粪袋,对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永远是治疗任何疾病最好的办法。

相关推荐

小肠癌晚期症状
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通常为1-5年,具体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响应及个体差异有关。
02:12
直肠癌手术后需要化疗吗
直肠癌手术后肯定需要化疗。直肠癌手术通常只是根治性手术,一定要结合手术后化疗,或者放疗来进行治疗。直肠癌做根治性手术以后需要化疗是因为患者不是晚期,没有远处转移,可能考虑给他手术。通过检查,除了局部肿瘤以外,远处的其他地方、器官上,没有看到明确的转移肿瘤,才能做根治性手术。而手术以后,这些已经转移的小的病灶,或者在血液里循环的癌细胞,就有可能在某些器官定制转移。所以尽管是一个根治性手术,手术后也需要通过化疗来杀灭可能产生的这种情况。
直肠癌三期复发率是多少
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因人而异,但是直肠癌也是一种比较容易复发的疾病,所以作为患者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应该做好治疗之后的康复工作。很多患者在治疗之后都不注意预防疾病,就非常容易导致疾病的反复,危害患者的健康,那直肠癌三期复发率是多少呢?
直肠癌能够活多久呢?
直肠癌能够活多久呢?这一个问题一直都受到外界的讨论,那么直肠癌到底是怎样一种疾病呢。从医学上面来说直肠癌就象征着死亡,直肠癌的危害系数是非常高的。如果直肠癌患者在晚期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那么直肠癌患者离开人世的时间会变得越来越近。但是如果患者是早期发现的直肠癌,那么通过一定的化疗是能够帮助延长生命时间的。但是不管是早期直肠癌还是晚期直肠癌都会对患者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治疗直肠癌的方法也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直肠癌转骨癌治疗方法
婆婆就经常肚子疼痛,而且大便没有什么规律,有时候一天好几次,有时候又一个星期才大便一次,当时她自己总是不愿意看医生,后来硬拖着她检查了,结果是直肠癌,当时就做了手术治疗,但最近膝盖那里长了一个硬块去医院检查,发现是骨癌,直肠癌转移成骨癌了,婆婆自己后来变得特别热爱生命了,积极配合治疗,现在居然好了。
痔疮和直肠癌区别
痔疮和直肠癌两者都可能出血,都有疼痛。痔疮出血鲜红色,直肠癌出血暗红色。部分结肠癌、直肠癌出血,既有鲜红也有暗红。患者可以去做指诊,可很直接排除痔疮、直肠癌。也可做肠镜检查加以明确。若患者岁数较大无法做肠镜,可做全结肠CT平扫。若肠镜、CT,至于肿瘤标志物等检查都做过后,没有发现直肠肿物、直肠肿瘤,可除外直肠癌,则痔疮可能性较大。岁以上的人,常规做肠镜检查,无异常时要每隔5年做一次,以便排除疾病恶化可能。发现有便血的人,要到医院做肠镜,除外肿瘤。
语音时长 01:52

2020-03-11

56748次收听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便血、肠腔狭窄、直肠刺激症状。直肠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当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会影响排便或发生破溃出血时才能产生感觉,才会出现症状,直肠癌最常见的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便血在直肠癌患者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大约80%~90%的直肠癌患者都有便血的症状,便血特点主要是大便的表面带血,并且混有黏液或脓血便,便血很容易和内痔的出血相混淆,所以虽然有患者出现了便血的症状,以为是痔出血,不去医院就诊或即使到了医院,也没有做完善的检查,被当成痔出血来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再去做检查才发现是直肠癌,就会对治疗很大的延误。二、直肠癌的症状是直肠刺激症状,是肿瘤在直肠地方生长,刺激直肠周围的神经产生相应症状,比如便意频繁、排便习惯的改变,排便前肛门有下坠感,即使排完大便后有排便不尽感等,就叫直肠刺激症状。三、肠腔狭窄的症状,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以及肠腔的狭窄就会产生症状,主要的症状包括大便变细,如果阻塞肠腔严重,就会形成肠梗阻,就有腹疼、腹胀、不排气、不排便的表现,就需赶紧到医院进行急诊的处理。
语音时长 02:25

2020-02-25

62813次收听

02:51
哪些靶向药物可以治疗肿瘤
靶向药物目前是治疗肿瘤常用的药物,针对人体的不同系统靶向药物应用也不同。现在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类。第一,肺癌靶向药。肺癌方面常用的是EGFR基因突变阳性TKI类药物和ALK抑制剂。第二,乳腺癌靶向药。乳腺癌靶向药主要是针对HER2表达的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第三,结直肠癌靶向药。结直肠癌靶向药有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等。第四,淋巴瘤靶向药。淋巴瘤方面靶向药主要是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除此之外肝癌、间质性肿瘤等都有相应的靶向药物。靶向药治疗效果较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晚期直肠癌能活多久
晚期直肠癌能活多久,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与调理的症状,心态等等都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和年龄有关,平均来说大概可以活三到四年。如果是早期发现,治疗的合理,存活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发病后要根据术后转移,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肺转移等等不同的情况,具体治疗,可以手术切除、化疗,放疗与中药一起治疗。
01:55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第一、肛门有坠胀的感觉,甚至还有些病人伴随着一些疼痛。因为肿瘤在在直肠附近,病人每天都需要排便,大便不停的通过肿瘤、刺激肿瘤,所以可能引起出血、血便的现象。第二、属于便条的形态改变,变得更细了,因为肿瘤堵在直肠,这样病人大便通过的时候被堵塞了以后,便条就会变细,甚至有些病人完全便不出来,这种时候他的直肠癌的肿瘤就属于较为严重的时期。第三、大便的次数较多,原先病人可能一天排一次便就可以,但因为肿瘤在不断的刺激,导致病人导致便意十分频繁。
01:48
直肠息肉会导致直肠癌吗
直肠息肉是否会导致直肠癌,要根据直肠息肉的类型决定。直肠息肉的类型包括:一、炎性息肉,一般它演变成肠癌的机会比较小;二、增生性息肉,一般也不会演变成肠癌;三、错构瘤性息肉,也不会变成直肠癌;四、腺瘤性息肉,这种息肉要格外重视。因为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它和肠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腺瘤性息肉要观察它的大小,越大越容易癌变,一般超过2.5公分,就更容易癌变。腺瘤可以分为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管状腺瘤,这几种腺瘤里绒毛状腺瘤更容易癌变。所以,如果直肠有腺瘤性息肉,一定要进行干预和治疗,避免将来发展成直肠癌。
直肠癌的表现是哪些?
直肠癌最主要的表现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便血。便血是直肠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因为直肠长了肿瘤之后,肿瘤如果长到一定大小,瘤的表面会破了出血,血会从肛门里出来。第二个常见情况就是大便习惯的改变。因为肿瘤本身不仅仅可以破溃出血,还有的时候会分泌一些粘液刺激肛门,所以老有便不尽、老上厕所这种排便习惯的改变。其他比较少见的情况是,如果瘤大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梗阻,肿瘤足够的大会侵犯膀胱,可能会有血尿或者说侵犯后边的骨头,有下肢的疼痛、水肿。最常见的表现还是便血,其次是大便习惯的改变。
语音时长 01:44

2018-09-21

63790次收听

容易得直肠癌的是那些人
年龄越大的人越容易得直肠癌,尤其是45岁以上的是高发人群。其次,饮食之中肥甘厚腻太重,也就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吸烟饮酒,长期便秘以及有直肠癌家族史的,都是高发人群。
语音时长 02:00

2018-09-21

57657次收听

直肠癌放疗后的副作用
直肠癌放疗后副作用是,皮肤反应、胃肠反应、骨髓抑制反应,还有泌尿系反应等。一、皮肤反应,因为放疗是直接作用在病变的局部,放疗是经过皮肤的,所以会对皮肤产生毒素反应。经过放疗以后,放疗照射区域内的皮肤会出现一些改变,这些改变包括瘙痒、色素加深、滤泡样的红斑、脱皮、水肿等等。二、胃肠反应,长时间的做放疗以后,患者会出现一些胃肠不适症状,比如食欲下降、腹泻、大便困难、肛门下坠、粘液血便等。主要是因为经过放疗以后,肠粘膜会发生一些改变,从而导致肠道出现异常变化。三、骨髓抑制反应,直肠癌放疗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会整个下降,最终引发骨髓抑制。四、泌尿系统反应,在做直肠放疗过程中,直肠和泌尿系统离得特别近,泌尿系统受到放射影响后会出现排尿不畅,小便疼痛、尿急、尿频、血尿等症状,但一般泌尿系统的反应不会太重。所以做放疗也会出现一些毒素反应,但这些毒副反应通过调整的放射量,辅助用药,尤其是使用中医药辅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放疗所带来的副作用。
语音时长 03:48

2018-09-21

60122次收听

03:58
直肠肿瘤良性和恶性怎么区别
对于直肠肿瘤的良恶性,需要患者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来区别。直肠指检的检查方式,通常是直肠肿瘤患者的第一个检查方式。直肠的良性肿瘤,通常表面光滑,而且直肠良性肿瘤的活动度会比较好,质地柔软。如果是直肠的恶性肿瘤,则会很坚硬,活动度差,而且表面不光整,可以出现凸凹不平以及形态不规则的情况。另外,患者通过内镜检查,可以直接看到黏膜包块的形态,表面黏膜有无糜烂,有无分泌物,从形态也可以大致地判断出来,直肠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核磁或者是ct检查,可以清晰的看到肿瘤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外侵,形态是不是规则。取活检做病理检查,是最为重要的检查方法,是具有金标准的检查方法,也是最后能够判断直肠肿瘤是良性和恶性的最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