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低血糖的危害主要包括脑功能损伤、心血管系统异常、跌倒风险增加、情绪行为改变以及潜在器官损伤。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可能由药物使用不当、饮食不规律、过度运动或内分泌疾病等因素引起。
1、脑功能损伤
大脑依赖葡萄糖作为主要能量来源,持续低血糖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注意力涣散,严重时可引发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糖尿病患者反复发生低血糖可能加速脑细胞凋亡,增加痴呆风险。急性发作时应立即进食含糖食物,长期管理需调整降糖方案。
2、心血管系统异常
低血糖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悸、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增加心肌缺血概率。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加重,严重时诱发心律失常或急性心梗。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避免空腹运动。
3、跌倒风险增加
低血糖引起的头晕、乏力或视物模糊易导致平衡能力下降,老年人尤其容易发生跌倒性骨折。夜间无症状性低血糖更危险,建议睡前检测血糖,床头放置应急糖块。合并骨质疏松者需加强防跌倒措施。
4、情绪行为改变
血糖骤降会引发焦虑、易怒等情绪波动,部分患者出现攻击性行为或言语混乱,可能被误诊为精神疾病。儿童低血糖常表现为哭闹拒食,家长需留意异常行为与进食时间关联性。
5、潜在器官损伤
严重低血糖可能导致肾脏灌注不足,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进展。肝病患者因糖原储备不足更易发生顽固性低血糖。长期未纠正的低血糖会加重多器官代谢紊乱,需完善胰腺功能等检查。
预防低血糖应规律进食碳水化合物,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遵医嘱调整胰岛素剂量。随身携带葡萄糖片或含糖饮料,佩戴医疗警示手环。糖尿病患者建议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学习识别低血糖前驱症状如出汗、手抖等。出现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静脉补糖,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