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不换后果怎么样
心脏瓣膜病变若不及时置换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适应症主要有瓣膜狭窄导致血流受阻、瓣膜关闭不全引起血液反流、感染性心内膜炎造成瓣膜损毁、先天性瓣膜畸形影响心脏功能、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瓣膜钙化等情况。
1、心力衰竭
心脏瓣膜病变未治疗时,心脏需持续超负荷工作补偿功能缺陷,长期会导致心肌代偿性肥厚。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典型表现。这种情况需使用呋塞米片减轻液体潴留,配合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必要时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改善心室重构。
2、心律失常
病变瓣膜引起的心腔结构改变易诱发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患者可能感到心悸、胸闷,严重时可出现黑蒙或晕厥。临床常用盐酸胺碘酮片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调节心率,对于血栓风险高的患者需联合华法林钠片抗凝。
3、血栓栓塞
心脏瓣膜表面形成的赘生物或血流淤滞易导致血栓形成,可能引发脑梗死、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危急情况。这种情况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对于高危患者需使用利伐沙班片预防血栓,发生栓塞事件时需用注射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
4、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变瓣膜更易受到细菌侵袭,表现为持续发热、心脏杂音变化、皮肤瘀点等。治疗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控制感染,严重瓣膜损毁时需联用注射用万古霉素,同时需要监测血培养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5、多器官功能衰竭
晚期心脏瓣膜病可引起全身器官灌注不足,导致肝肾功能损伤、胃肠道淤血等并发症。这种情况需要严格控制液体出入量,使用托拉塞米注射液利尿,必要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同时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维持器官功能。
对于暂未达到手术指征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建议每3-6个月进行心脏超声复查,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减轻心脏负荷。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限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毫升以内。保持规律作息,预防呼吸道感染,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若出现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水肿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外伤导致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