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衰怎么办
冠心病心衰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冠心病心衰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限制液体摄入可缓解水肿症状,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戒烟可降低血管内皮损伤风险,避免被动吸烟同样重要。适度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骑自行车,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的影响。
2、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可改善心室重构,需监测血钾和肾功能。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能降低心肌耗氧量,使用时需注意心率变化。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片适用于重度心衰患者,可能引起高钾血症。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缓解水肿症状,长期使用需预防电解质紊乱。地高辛片适用于合并快速房颤的患者,使用期间要观察有无中毒症状。
3、心脏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能力评估,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初期可采用低强度有氧运动,如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耐受性。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以不诱发胸闷气促为度。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可采用腹式呼吸练习。心理疏导可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必要时进行专业心理咨询。
4、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用于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可改善心肌供血。冠状动脉造影能明确血管病变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支架植入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球囊扩张术可解决局限性狭窄,但存在再狭窄风险。术中血管内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支架贴壁情况。
5、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合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可采用乳内动脉或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左心室辅助装置适用于终末期心衰,可作为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衰的最后选择,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瓣膜修复或置换术适用于合并瓣膜病变者,机械瓣需终身抗凝。手术前后需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
冠心病心衰患者应定期监测体重变化,短期内体重增加可能提示液体潴留。每日记录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饮食以低脂、低盐、易消化为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调整剂量,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出现胸闷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