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上牙床有小白点是怎么回事
宝宝上牙床有小白点可能是马牙或鹅口疮的表现,也可能与乳牙萌出、口腔黏膜损伤或真菌感染有关。建议家长观察宝宝口腔情况,若伴随红肿、拒食需及时就医。
1、马牙
新生儿牙龈上出现的黄白色颗粒状突起,由上皮细胞堆积形成,属于生理现象。马牙通常无痛感,不会影响进食,多数在数周内自行脱落。家长无须刻意擦拭或挑破,避免造成黏膜损伤。
2、鹅口疮
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变,表现为颊黏膜或牙龈上的乳白色斑块。可能因奶具消毒不彻底、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引发。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患处,同时加强哺乳卫生。
3、乳牙萌出
部分婴儿4-7个月时乳牙萌出前,牙床会出现白色硬结。可能伴随流涎、啃咬行为,局部牙龈轻微红肿。可用清洁指套按摩牙床缓解不适,避免使用磨牙胶以免增加感染风险。
4、口腔黏膜损伤
奶嘴摩擦或硬物刮蹭可能导致黏膜表层破损,形成白色溃疡面。通常伴有短暂拒食现象。建议改用软质奶嘴,哺乳后喂少量温水清洁口腔,一般3-5天自愈。
5、真菌感染
免疫力低下时可能继发口腔念珠菌病,白膜可蔓延至舌面及唇内侧。需就医进行真菌镜检确认,必要时使用氟康唑颗粒治疗。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需同步检查乳头状态。
日常需注意奶瓶奶嘴每日煮沸消毒,哺乳前后清洁双手。避免强行擦拭宝宝口腔,观察小白点变化情况。若白点扩散、伴随发热或持续1周未消退,应到儿科或口腔科就诊。6月龄以上婴儿可适量饮用温开水保持口腔湿润,但无须使用漱口水等清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