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
腰椎压缩性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转移等因素引起。
1、卧床休息
轻度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需严格卧床4-8周,使用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卧床期间应定时轴向翻身,避免腰部扭转动作。可配合腰背部热敷缓解疼痛,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
2、支具固定
佩戴定制腰围支具6-12周,选择前侧可调节的硬质支具。支具需每日佩戴18-20小时,仅在卧床休息时可取下。佩戴期间需观察皮肤受压情况,防止压疮发生。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骨化三醇软胶囊促进钙吸收,配合阿仑膦酸钠片抑制骨破坏。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但需警惕胃肠道不良反应。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服用碳酸钙D3片。
4、微创手术
椎体成形术适用于椎体压缩不超过50%的患者,通过穿刺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手术时间约30-60分钟,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需注意骨水泥渗漏可能导致神经压迫等并发症。
5、开放手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用于严重不稳定骨折,需全麻下进行。术后需佩戴支具3-6个月,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康复期应避免负重和剧烈运动,防止内固定失效。
腰椎压缩性骨折康复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800-1000mg钙质,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弯腰搬重物。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骨质疏松患者需持续抗骨质疏松治疗。如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