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结石症状是什么
胃结石症状主要有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消化道出血等。胃结石通常由空腹进食大量柿子、山楂等富含鞣酸的食物引起,也可能与胃动力异常、胃酸分泌减少等因素有关。
1、上腹疼痛
上腹疼痛是胃结石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进食后可能加重。胃结石在胃内摩擦胃黏膜或堵塞胃出口时均可引发疼痛。若疼痛突然加剧并向右肩背部放射,需警惕结石嵌顿导致胃穿孔。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枸橼酸铋钾颗粒等胃黏膜保护剂缓解症状。
2、恶心呕吐
胃结石刺激胃黏膜或造成幽门梗阻时,会出现反复恶心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或咖啡样物质。长期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建议暂时禁食并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必要时使用甲氧氯普胺片止吐。
3、腹胀
胃结石占据胃腔空间或影响胃排空功能时,患者会感到明显腹胀,尤其在餐后加重。触诊上腹部可发现包块,叩诊呈浊音。可通过腹部超声或CT明确结石大小,轻度腹胀可尝试饮用碳酸氢钠溶液溶解结石。
4、食欲减退
胃结石长期滞留会导致消化功能减退,患者出现早饱感、厌食及体重下降。这与胃酸分泌受抑制、胃蠕动减弱有关。建议少食多餐,选择低纤维易消化食物,必要时口服多酶片帮助消化。
5、消化道出血
较大胃结石摩擦胃黏膜可能引发表浅糜烂甚至溃疡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需立即禁食并静脉使用奥美拉唑钠注射液抑制胃酸,严重出血需内镜下止血或手术取石。
预防胃结石需避免空腹食用柿子、黑枣等高鞣酸食物,进食后适当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出现持续上腹不适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后可通过内镜下碎石、药物溶石或手术等方式治疗。日常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硬食物,胃功能较弱者可定期服用益生菌调节胃肠菌群。